五十二(1 / 2)

正月十五,小孟要踩高蹺。告喜慶,喜慶竟不是很高興的。“有什麼意思呢?”

“怎麼沒意思?”小孟看喜慶。

“我最討厭看得就是踩高蹺!”

“怎麼?”

“踩高蹺,扭秧歌,做作之至!”喜慶顯得很憤慨。看看小孟,“你要去你就去吧,我不管你。”

“我不去了。”

“別去了,那有啥意思呢!正月十五讓他們紅火去,咱們在一起多有意思!”

“咱們在一起幹啥呀?”

“啥也不幹在一起也好呀!你說不好?”

“好,好,可是咱們在一起幹啥呀?不看紅火了?”

“看!到時候咱們倆一塊去看!”

“我不跟你一塊去。”小孟低著頭。

“為什麼?”喜慶不解。

“不為什麼。”

“你要不跟我一塊兒,我就不跟你好!”

“不好就不好!”

“那為什麼呢?一塊兒看就咋了?”喜慶確實有點納悶。

“我不想在街上……”

“你怕人們看見咱們倆?”

“那麼多熟人!還有同學,我的同學多!”小孟提高了嗓門。

“那怕什麼?”

“你不怕,我怕!”

“那咱們就不出去了,在家裏待著,還不好?”

“好。”

家裏待著更好!跟小孟待在一起,喜慶覺得比什麼都好,什麼紅火不紅火!

十五之夜。縣城非常紅火。從十四就開始了,高蹺,秧歌,連晉中一帶的旱船,這裏也有。具有特色的是,雁北的“旺火”搞得頗為壯麗。大炭,大塊的炭一塊一塊地垛起來,垛成一個炭塔,兩三米高,最高的也有四、五米,小二層樓那麼高,中間是空的,炭與炭之間留有空間。炭塔燒起來,成為巨大的火塔,蔚為壯觀。人們圍著取暖,繞圈。據說圍住旺火繞三圈能去除掉身上的窮氣。繞完圈的人站在火前,被火紅映出幸福的笑臉。雁北的炭好,火焰刺刺地噴射,產生出極大的熱量。

陶瓷廠做為一個大廠,所出的紅火節目引人注目。如果節目好,人們就會品論說好,並有理由認為工廠肯定搞得不錯。如果節目不好,冷冷清清的,人們就會議論,某某廠今年完了!可不敢讓完了!所以,排演節目至關重要。這關係到國泰民安,聲譽問題。縣裏也下了指示,要把正月十五的紅火熱鬧當作一項政治任務去完成。老百姓也樂,紅火嘛!附近的村,老鄉們全進城觀光,看旺火,烤火,繞圈,去窮氣。

陶瓷廠今年出了一個新招,很新的招。搞了一門大炮,是在一輛大卡車上架起長長的一個炮筒,鋼管,碗口粗細。車輛緩緩行駛,就見走著走著,“嗵”的一聲巨響,把看的人嚇一跳!從炮口冒出縷縷的白煙。

“這玩意好啊!”人們驚喜地議論。

“好啊!這家夥比大炮的聲音還響!”

“什麼大炮?”

“大麻炮呀!”他說得是中國鞭炮的一種,勁兒最大。

“響得多!一百個大麻炮加起來也沒有這響!”

“我看就跟真大炮差不多了!”

“怎麼響得呢?”有人動腦筋。

“裝得zha藥!”

“不敢!裝上zha藥早就把人炸死了,炮管都會炸飛的!”

“那麼厲害?那可能是火yao吧?”

“火yao還差不多,那也挺危險,我看火yao也不是。”

“那會是什麼呢?”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