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1990年11月26日在上海華南賓館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這是新中國建立
以來中國大陸建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2月19日新中國大陸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____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營業。
____1991年,中國正式進入了證券時代。
____林青嵐之所以那麼堅持不僅是因為對自己計劃的信心,還有對靳總掌控三千萬資產卻隻拿出30萬資
金的小氣行為的蔑視,其實,林青嵐並不了解靳總的真是情況。和那時所有的集體企業一樣,健生油脂
主要靠銀行貸款來維持,最初的場地改造、設備引進完全是銀行貸款,就連現在每年生產經營所需的流
動資金也是銀行短期貸款所得,每年的長期、短期貸款的還息付本幾乎就把企業的盈利吃光了,剩下的
一丁點資金公司還要儲存大量的黃豆,可以說,每個月都緊緊巴巴的,拿出30萬對靳總來說已經是最大
的能力了,這其中主要還是他個人的資金。
____靳總沒怎麼在意林青嵐的態度,反而和欣賞林青嵐的堅持,也沒解釋什麼,靳總爽快的拍板表示讚
同,兩人就具體細節開始了商議。
____“談的這麼投機,都定好了嗎?這件好事我也要參加,我出5萬元,算我一份啊。”顧盈買了水果、
西瓜回來,看到兩人靠在一起,對著幾張紙寫寫劃劃。
____茶幾邊的兩人忙不迭地點頭答應,是啊,這個時候,自然是錢越多越好。簡單商議之後,林青嵐是
不太懂行,靳總是急於求成,雙方並沒有就枝節末端討價還價,整個啟動資金是靳總30萬、林青嵐14萬
(包含給孫靜的2萬、錢濤濤也拿了2萬),顧盈的5萬,後來實際運作的時候,顧盈覺得49萬不好聽,又
拿了一萬出來,湊齊了50萬。協議商定,無論資金將來是否再追加資金,林青嵐作為資金的具體運作者
都享有10%的幹股(隻有分紅的權利,沒有表決的權利),加上投入資金整個分紅股權達到35.2%,其餘
是靳總的54%的分紅股權和60%的表決股權,顧盈的10.8%的分紅股權和12%的表決股權。林青嵐進入健生
油脂公司,擔任公司金融部經理,靳總提供一名會計扶著資金調撥、成本核算等等,整個金融部的運作
費用第一年由健生油脂公司承擔(包括人員工資和差旅費、辦公費),第二年金融部必須獨立出健生油
脂。(這也算是靳總假公濟私吧)
____按照林青嵐的計劃,整個資金被分成兩個部分,以10%左右的資金參與市場的交易,低買高賣做價差(二級市場交易),90%資金去追逐即將發行的股票(一級市場交易)。為了能夠先了解準備發行股票的公司,林青嵐要大家調動所有的關係網絡,爭取在半年時間裏在北京、上海、深圳設立三個聯絡點,聯絡點不一定要有常住人員,隻要能夠提供適當信息就可以了。想要更多地購買到股票,還需要很多身份證,之所以需要身份證,還得從當時的股票發行方式談起。
____隨著兩大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的證券市場的新的開始,市場要做大,就必需擴容。在當
時,由於大家對股票認識非常少,怎樣把股票平安地發出去,成了當時管理層考慮的頭等大事。當時主管市場的是人民銀行,提出了發行股票認購證的這個在後來被無數人鄙夷又被無數受益者讚美的主意。即先發股票認購證,憑認購證搖號認購股票。定價為30元一份,並告訴大家認購證在1992年內分4次搖號,共發行10多個股票。並且在股票認購證持證須知第二條寫著:“本證收取購證費30元整。除去少量的工本費、銷售費外,絕大部分捐贈社會福利機構。無論中號與否,購證費概不退還。”就因為這句話,發行時淪落到銀行和郵局門口擺地攤、國有單位動員攤派的地步。
____林青嵐大致描述了一下股票認購證情況,“股票認購證即將發行。在最初,因為股票的購買者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