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何時對人發起攻擊,人是算不到的。
但人可以提前在猛虎攻擊的必經之路設下陷阱,等猛虎掉入陷阱後,再猛的老虎也隻有乖乖等死的命。
劉岩看似隨意的一句話,點醒了東方帥。
與皇甫嵩硬磕也有打贏的可能,但未慮勝,先慮敗。
而廣宗城的黃巾軍已經沒有慮敗的機會,敗就是死!
所以隻能想盡一切辦法將勝利的機率擴到最大。
戰爭肯定要將砝碼準備得越多,勝利的天平倒向自己這邊的機率就越大。
不知道對手砝碼重量有多少,那就引誘對手將砝碼全壓上,自己有了清晰判斷就能從容增加砝碼將傾斜過去的天平壓回來。
既然皇甫嵩兩次試探攻擊都沒攻打東門,東方帥也料定皇甫嵩不會來個聲西擊東。
因為憑皇甫嵩的兵力就算攻破城池想全殲十餘萬黃巾也難以辦到,若黃巾軍逃出城鑽入山中,皇甫嵩也會毫無辦法。
不能盡全功,跟朝廷沒法交待。
隻有東門是死地,皇甫嵩不怕黃巾軍逃出東門。
東方帥就依舊在南、西、北三門各布置五千守軍,且用的都是短期訓練過後的民兵,比以前的黃巾軍也就強了一點點,正是皇甫嵩所了解的黃巾軍實力。
所以不管皇甫嵩將哪個門當成主攻方向都會攻破廣宗城,因為這是東方帥讓他攻破的。
當然守城的士兵是不知道的,他們得到的命令是死守城池,實在守不住了城內會派援軍。
隻可惜,他們終究是棄子,直到死都不會有援軍出現。
慈不掌兵,一場大戰總得有人死,並非東方帥冷血無情。
而皇甫嵩也不會算到,東方帥給他的殺招並不在城牆上,而是布置在城裏。
按正常戰爭,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城門被攻破基本城就破了。
因為城一破,對守軍信心及士氣打擊非常大,大部分人第一想法不是繼續與敵軍戰鬥,而是如何快點逃出去,不要留在城內等死。
一人逃就會帶動百人千人甚至越來越多的人逃,極容易引起城內嘩變。
但城內早做了布置就不同了,士兵目標明確,就是要將官兵引進城內一舉全殲。
化被動為主動,以有心算無心,有什麼好怕的。
張梁帶一萬猛虎師及左校、黃龍率領的數萬人早就在北門通往縣衙的大道周邊設下埋伏,平時吃住都在原地,隻待皇甫嵩一攻城,隨時可披掛準備戰鬥。
又揮刀砍死兩名官兵,周倉身邊已經沒有了敵人,其餘官兵見他勇猛,舉著刀槍晃動不敢上前。
周倉四周掃了下,由他率領負責阻擊的四千民兵基本死完了,心中輕歎了口氣,也不再戀戰,飛快的朝縣衙方向跑去。
主公叫他保住命,以後有的是機會立大功,當將軍。
周倉是個聽話的乖寶寶。
主要是民兵不知道城內有埋伏,但周倉是知道的。
阻擊是為了讓官兵確信城內黃巾軍準備逃跑,好放心來追。
周倉一口氣跑出百來步,再跑五百步就能到縣衙了。
腳下的地突然變軟了一些,周倉邊跑邊特意跺了兩腳,滿是鮮血的臉上突然掛起了笑容,火光下顯得分外猙獰。
可惜背對著他的官兵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