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看得出來,珊珊不可能是這幫熊孩子中任何一個的妹妹…給他們當姐姐都有點大了。
這裏是濱海城,濱海城老原住民的母語並不是普通話,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方言。
雖然在現如今這年月,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也都開始說普通話了,但有很多很有方言特色的措辭,他們到現在都還在沿用著。
這其中就有一個在一開始讓我不太適應的詞:小妹兒。
但此小妹兒非彼小妹兒,她的發音是一聲,寫出來也不是妹,而是‘嫚’。WwWx520xs.com
單念這個字的話,和‘妹’的發音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可是根據本地人的發聲習慣,這個字一出口,必然是兒化過後的效果。
再加上一點方言口音,在我這個外地人聽來,妹兒,嫚兒,根本沒有區別。
而這個‘嫚’字和‘妹’的含義也不一樣,它不是指‘妹妹’,而是用來指代一切女性的。
比如像王權相那種氣場強大的女人,在本地人嘴裏,就是‘濱海大嫚兒’,這種稱呼,能算是一種很有褒獎意味的認可。
像珊珊這種年紀小一些的姑娘,就可以稱之為‘小嫚兒’。
除此之外,有時候走在大街上,我甚至看到過一些老太太用這個字眼相互稱呼。
換言之,這是一個本地人都認可的稱呼方式,適用於各個年齡段的女性。
偶爾閑聊時,我也問起過老本地人史蛋蛋同學,為啥會有這麼一個單獨的字眼?既然發音都跟‘妹’一樣,那為啥不直接用‘妹’字,你們這不是額外占用字典資源嘛?
蛋蛋給我的答複是:我特麼哪兒知道?從我出生起我們就一直這麼叫,誰特麼閑著沒事兒會去查這東西是怎麼回事?那不是腦子有病嘛?
從蛋蛋這裏得不到答案,後來有天我閑著沒事,就查了查…
當然,我是背著蛋蛋查的,免得他笑話我。
查來查去,我終於找到一個最靠譜的答案,這稱呼的來源,竟然能追溯到一百年前,濱海城打仗那會兒。
當時濱海城一度被一個西方國家所占領,按這個國家的語言體係,我們中文裏的‘姑娘’,翻譯成他們的話,發音就是‘嫚挺…’
而且這兩個音的前一個音發音非常清晰,後一個音發音很輕,幾乎能算是個語氣助詞。
從那時起,這個字眼就開始在濱海城生根發芽,並逐漸確定成了現在這種發音。
其實在我看來,這也能算是一種文化入侵,而且是挺成功的那種。
不過本地人顯然不這麼想,畢竟除了我這種閑人,沒誰會真的去查這種事,而且在使用這種稱呼時,也沒人會聯想到那場戰爭,更不會有人因為那場戰爭,才故意這麼稱呼別人。
所以就相當於,在現代人眼裏,這東西已經成了濱海城方言裏的一大特色了,是充滿地域意味的,跟那個入侵過濱海城的國家,已經完全沒有關係了。
入侵的文化被我們同化,最終成了我們自己的東西,這麼一想,好像我們才是勝利的一方啊。
除了對‘小妹兒’的重新理解外,我忽然發現,要是按本地方言的習慣,這兩句歌詞裏的其他一些內容,也可以重新理解。
比如小孩兒鬼的‘鬼’字,如果拋開安寧哥之前給我講的平安裏鬧鬼的先決條件,這個‘鬼’字,完全可以理解成另一個意思,就是淘氣。
‘小鬼’,‘鬼頭鬼腦’,類似這種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