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推進到三分之二,收視率就已超過了她這幾年拍過電視劇的總和。

恐怖的熱潮,宛如龍卷風一般,不僅席卷了全國,還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的觀眾。

國內的偶像劇,最早是從國外引進來的。

國外的觀眾,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的,經過這麼多年,對偶像劇仍是熱情不減。

但他們國家的娛樂圈市場,也和國內一樣,日益繁榮,卻受資本影響,拍出來的片子,一年不如一年。

比國內爛得更厲害的,比比皆是。

《王子變青蛙》翻譯成多國語言引進東南亞後,便如幹柴遇上熱火,迅速燒紅燒透。

這樣的熱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哪怕是一手造就該劇的導演陳明章,也沒想到這劇居然能火到如此程度,簡直不可思議。

娛樂圈的資本都是喜歡燒熱灶的,什麼樣的題材火爆,大批量製造相關題材的劇。

譬如前幾年爆熱的耽改兄弟情,一劇火了,接下來就會有一大波類似題材的劇。

不過,這樣盲目跟風,風險也是很高的。

看看之前《天劍群俠》,火得不行。

劇剛播完,就有上百個劇組在拍相關題材的劇,男主都是清一色的大反派,在算計過程中,泥足深陷,愛上女主,最後因女主輸得一敗塗地。

結果,熊家長一通鬧騰,所有項目折戟沉沙,血虧到姥姥家。

不過,眼下各大公司卻不擔心這個問題。

一來,偶像劇是所有劇中審核最容易通過的劇。

二來,偶像劇來來回回都是你愛我、我愛你,我媽不同意、咱兩家有血海深處那點子破事兒,怎麼拍都不會觸及雷區,更不可能被上頭禁止。喵喵尒説

沒有顧忌,當然要趕緊拍啦。

蹭熱度就是要快,兵貴神速。

慢慢吞吞的折騰,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各大資本方都想著圈一波熱錢,關於偶像劇的項目,一下子暴增到了幾百個。

眾所周知,偶像劇的核心是偶像,就是長得好看的帥哥美女。

想要把偶像劇拍好,就得找有顏值、有流量、有熱度的明星。

這一下要拍那麼多偶像劇,這就導致一二線明星供不應求,變得極度搶手。

供小於求,價格暴漲,供大於求,價格下跌。

這是最基本的市場經濟規律。

一二線流量明星的搶手,使得原本高高在上的片酬,再次漲上天去。

盡管上頭一再三令五申,嚴禁天價片酬。

卻架不住市場過於旺盛,需求過於龐大,一個想要,一個肯給,你情我願,隻要不寫進合同裏,那不就行了

但這樣搞,無疑是在玩火。

走陰陽合同就是偷稅漏稅,一旦被查到,下場就兩個字——封殺!

很多人想賺錢都想瘋了,哪管得了這一套,先把錢撈了再說。

資本火熱,觀眾火熱,隱藏的危機,卻很少有人能夠看到。

簡舟和薑菱作為熱劇的男女主,更是資本爭相搶奪的香餑餑的,片酬開的一次比一次高。

簡舟最高有七千萬,薑菱更是直接破億。

。您提供大神冰鎮蜜瓜的求求你,別飆演技,靠顏值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