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二林算了算,蓋一座如同姐姐家的那麼一個有著十來間屋子的磚瓦房至少也得一百兩銀子。
但若是蓋土坯房,最多有著五十兩便夠了。
方二林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蓋土坯房最好。
隻要家裏人都好好幹活兒,等鎮子建好還會有餘銀給兒子租兩間鋪麵用以做生意。
姐姐和外甥女對他們幫助頗多,他們可不能再去張口和人家借銀子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雖是也有信心還得上那些借銀,但方二林覺得,隻要新蓋的屋子不漏風不漏雨,那可就是最好的居住之所了。
等家裏真正有了銀子,說不定還可以重新買宅基地蓋新屋呢。
說實話,老大家這幾日不敢來找大姐算計什麼,卻是纏著自己不停訴苦,還攛掇著他讓他找姐姐要方子,讓方二林簡直是有些不厭其煩了。
若有可能,他實在是想要離老大家遠一些了。
好在洛家的丫頭硬氣,給了兩個兒子和兒媳這麼好的一個活計,讓他們都是看見了希望。
這若是擱在以前,方二林一家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尤其是拿成百兩銀子建新屋,頂如就是癡人說夢。
可是現在,他們一家都有了這個翻修宅子的底氣。
“幾個孩子在鎮學那邊,雖很是放心,但抽空你們多過去看看才好。
你們在這邊好好幹活兒,家裏的一切有我和你爹還有老三一家呢。”
段氏叮囑了兩個兒媳婦幾句。
兩人連連點頭,忙應和著。
不用婆婆叮囑,她們也都不會去做那偷奸耍滑之事的。
“她福嫂子,你也安心在這裏做活兒便好,大丫和二丫有我和你方叔照看著呢,不會有人會來欺負她們的。
兩個孩子也是極為勤快,在家可是幫著我做了好些活計。
等鎮子建起來,我們所有人就都有奔頭了。”
福嫂子連忙道謝,內心裏感到十分感動。
閨女的親爺爺親奶奶一看見她們就罵她們是喪門星,哪怕是趕了她們出來看見她們也都是惡語相向。
倒是家裏這堂叔堂嬸對她們三人照顧有加,讓她很是感激。
以後若是日子過好了,她一定不會忘記這些人對她們的大恩大德的。
......
鎮學招收的啟蒙孩子年齡放得較寬。
十二歲以下,六歲以上。
好些私塾蒙學都不收十歲以上的孩子的。
但鄉村窮困,讀書之人很少,好些孩子即便是超過了十歲也接觸不到那些學識和書本,所以趙義廉和洛夜闌商議後,並定了了這麼一條規矩。
除了這些蒙學的孩子,好些都是學過了蒙學的,也都考上了童生以及秀才的學子也是慕名而來,言明想要進入這裏讀書。
另外,也有幾個老夫子親自前來想要在鎮學教書,趙義廉自是十分開心的,便從中又留下了三名學識品行都很不錯的夫子,而司晉安也是被趙義廉邀請做了鎮學山長。
也就三五日的時間,這鎮學裏就傳出來了朗朗的讀書聲,惹得在附近地裏做活兒的村民們幹活兒都是更加起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