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營鎮的一戶大地主花老歪讓判了刑!

這個爆炸性的新聞一下子在附近傳播開來。

花家是這個地方的老戶,人家祖上不是漢人,數代之後,才漸漸變得跟當地人一樣,花老歪是個綽號,因為此人肩膀一邊高一邊低,總是歪著,而且老不正經,經常想方設法糟蹋大閨女。

可人家有錢有勢,尋常百姓怎麼奈何的了?

但劉總辦來了以後,各鄉各鎮都設了巡回法庭,來小營鎮的是個胖乎乎的年輕人,大夥兒都喊他範法官。

一開始沒人敢去告狀,後來聽說劉總辦麾下的人無不辦事公道、同情百姓,才有人壯著膽子去告。

沒成想,花老歪直接被逮到牢裏去了!聽說是什麼數罪並罰,被判處了好些年的勞動改造呢!

這個爆炸性新聞被人們津津樂道,成為絕佳的飯後談資。

就在一片議論聲中,另一個波及了所有人的新規定迅速傳播開了!

納糧的規則變了!

各鄉各鎮都來了叫什麼工作隊的,開始清丈田畝,然後宣布了劉總辦簽發的命令。

以前的田稅是折銀稅,分為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

這樣弊端很大,一是誰來決定這個分級,而是繳稅時奸商往往刻意壓低糧價,但急需現錢的百姓又不得不低價賣出糧食。

根據劉總辦的命令,往後的田稅改成收實物,上中下田要根據實際產量來重新劃分,劃分由第一師(焙羊第三十六師)派出的工作組來進行,每兩年重新劃分一次。

最為重要的是,取消了什麼田皮田骨紅契白契,糧食最終誰拿走了,誰就繳那部分的稅,但性質不同會導致比例不同。

比如佃農拿走了一半糧食,就繳那部分的稅,但比例相當低,為百分之十,而地主不事生產,拿走另一半,就要繳納各種附加稅,比如基建稅、教育稅、河工稅等等,最終合計比例超過了百分之六十五。

這個規則一經公布,老百姓們都沸騰了!

一時間,恨不得給劉總辦做個長生牌位。

而地主們就很不高興了,小地主還好,基本上都是自耕自種,而那些上百畝乃至上千畝地的大戶就紛紛喊冤,痛罵劉總辦無恥,刮地皮。

甚至有士紳寫了文章,在滬上、帝京的報紙上發表。

這次王總編沒發表評論,他感冒了在家休息呢。

劉總辦非常大度,罵人任你罵,但你犯法我必抓。

一時間,凡是犯事兒了的土豪劣紳紛紛被抓,土地充公,劉總辦又順勢推出了廉租地,極大幫助了無地農民。

老李大爺的家裏。

老李大爺剛忙完一天的社區事務,非但不感覺累,反而滿麵紅光,精神抖擻。

這種受人尊敬的生活可真是太好啦。

回到家裏,把製服換下來,讓兒媳拿去洗,再細細熨燙好。

三兒子從鋪子回來,對父親說道:“爹,大哥從鄉下來了。”

老李大爺抬頭問道:“哦?家裏有事兒?”

說著話,老大進了屋,畢竟年齡大了,看起來比兩個弟弟老一些,一進屋就訴苦道:“爹,咱們家的地沒法種了!打下來的糧食,都要繳稅,幾百畝地,到咱自己手裏的,還能有多少?現在地價一天比一天低,聽說官府在收地,還不如賣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