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不說,或許今天真就不是個上門攤牌的好時候。
就在趙禎平複心緒的檔口,又有人上門了,張茂則在門口小聲地通報,範仲淹和晏殊來了。
舒玟一聽老師要來,趕緊從軟榻上爬了起來,理了理身上的衣服。
在趙禎點頭後,沒多久兩人就被帶了進來。
範、晏二人見到舒顏三人在場,也有些懊惱自己來的不是時候。
舒顏見他們匆匆而來,想必也是有事要說,當下便提出了告辭。
“看來兩位相公有事,那我們就先告辭了,改日再來探望,還望王爺保重好身體。”
範仲淹和晏殊二人一起看向趙禎,什麼王爺?難道這是官家在這裏的新身份,這是還不打算袒露真實身份嗎?
兩人想不通趙禎這麼做的原因,最後也隻能將之歸結於這是官家和豐裕侯之間獨有的情趣。
趙禎見舒顏三人要走,連忙開口挽留。
範、晏二人過來也不是為了其他事,還是與舒顏等人有關。
關於將那些刺客交給官府審問,這點倒沒什麼好爭論的,重點在於是要秘密審訊還是公開審理?
範仲淹的想法是不妨公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震懾宵小。
而晏殊則認為此事性質太過惡劣,一旦傳出,恐會有損朝廷以及皇室的威嚴。
趙禎看了眼沉默不語的舒政,打算問問他的意見。
“政兒覺得如何?”
訝異於官家這樣的事會問才六歲的小皇子的意見,但想到這或許就是未來的太子殿下,兩人也不乏從了考校的心思,都期待的看向舒政,想看看他會怎麼說。
舒政沉思了一會兒之後,道:“若問小子的話,自然是覺得公開最好。況且這樣一來,不管是對舒家還是對官家而言都是利益最大的選擇。
說到底,這件事最後要怎麼處置,還是要看官家的態度。”
眾人皆無語。
好吧,沒想到小殿下的側重點居然是這個,利益......
雖然這麼說也有道理,但這話在從小熟讀儒家經典的他們聽來,怎麼就這麼別扭呢?
還是受了舒家氛圍的影響,儒商、儒商,說的再好聽那也是商啊!
晏殊歎氣:“政兒,官家乃是天子,考慮事情怎麼會事事以利益為先呢?如此不合聖賢之道啊!”
他還是忍不住想要掰一掰舒政的想法。
一聽這話,兩小隻就知道,這位晏相公八成也是書生病又犯了。
要說重生之後,最讓他們覺得水土不服的,就是這裏的讀書人了。
在他們那個時代,讀書人還是相當務實的,也不會開口聖賢、閉口道德。
趙禎看出了他們的不以為意,便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想法,還問舒政,“政兒覺得當今官家是個怎麼樣的人?”
這話一出,兄妹倆簡直無奈了,就這麼大啦啦地當著別人的麵,隨意議論皇帝真的好嗎?
在範、晏二人看不到的角度,舒玟一個勁兒的朝趙禎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