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你第一次上朝,爹爹怕你緊張,不放心就過來看看,不過看來是我白擔心了。”
之前封太子時趙禎就有讓兒子提前入朝聽政的打算,此時冊封典禮也行過了,趙禎便挑了個好日子,打算讓兒子陪著一起入朝。
原本他還擔心政兒第一天上朝聽政難免緊張,這才特意提早過來看看,想著多留出時間也好安撫一下,哪成想兒子的心理素質比他想象的還要好得多。
按照大宋的早朝製度,此時文武百官已經在宮門口等候多時,再過不久就要呼啦啦湧進皇宮。
文武百官分別從左右掖門進入,跨進垂拱殿大門後在丹墀前等候,繼續分成文物兩班,而像是勳貴皇親集團則是自成一班。
趙政坐在好爸爸提前為他準備的座椅上,靠近禦座,居高臨下。
他一眼望去,看見的不是所謂的“班”,而是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
勢力極度膨脹的文官、關係鉤聯的勳貴,以及看似安分守拙的武將們......
他們各有各的訴求的,關係網糾糾纏纏,最後卻還是彙聚在禦座之下。
哪怕千年過去,一切似乎和從前又沒什麼不同。
趙政可以明顯感覺到有不少人在打量自己,顯然是對上麵多了把椅子表示疑惑。
隻是看丹墀上一大一小兩張相似的臉都是一副坦然的樣子,他們要是表現得太過吃驚就不太合適了。
於是有眼力見的臣子紛紛低下頭,繼續按著朝會的流程走,該奏事的奏事,該諫言的諫言。
而像是範仲淹、呂夷簡等人趙禎已經提前和他們通過氣,因為給趙政上過幾次課,他們對趙政的聰慧心裏有數,因此也沒有對他小小年紀就跟著上朝表示出不讚同。
該說這些大佬都沒動彈,正常人都不會出來瞎說話。
然而,還是那句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此時還真有一位腦回路清奇的諫官冒了出來,指責趙禎破壞先例。
禦史衛通高舉笏板,上前一步,大聲說道:“官家,太子殿下年幼,應當居於後宮,好好學文習武,何故在此?”
這就有睜著眼睛問瞎話的嫌疑了,看丹墀上多出的那把椅子,官家的意圖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
再說自太子殿下入京以來,官家對這顆獨苗苗的在意是眾人有目共睹的。一切都要給最好的,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宮殿、最好的衣食住行......
如今官家想提前帶著太子殿下熟悉朝政,給予權力,說實話,他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WwW.com
眾人正想看看是哪個愣頭青這麼勇?
抬頭一看,發現是個剛從外地調進京的,最近才被調入禦史台。
哦,那沒事了,原來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菜鳥!
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一道風景,衛通依舊在慷慨陳詞:“此前無有先例,還請陛下為太子殿下撤座!”
今天是好大兒第一次入朝聽政,趙禎原本是想在一種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和氣氣的氛圍中過完這次朝會,算是給政兒開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