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消息暴風似的從楚城開始,在不到的時間裏,傳遍了世間。
正是入夜,本該蛐蛐兒出來的時間,或許受了進來戰亂的影響,神州大地無論荒漠還是田野,甚至慣常養一些小玩意兒的富家子弟院兒裏,也安安靜靜。
天邊兒的月亮和往常一樣懸著,星星一顆顆綴著,那些今天晚上瞧不見光亮的,也不知道躲在什麼地方偷著懶兒。
這個晚上說不上特別,什麼都和平時一樣,漂流的風被攔在牆外,漂泊的人躲在牆裏邊兒,半個月前還隔了千山萬水的人和風就這麼又遠又近的相看兩厭。
戰亂不休的京都城裏,護城河上仍舊散著戲詞兒,據說是當年九殿下最喜歡聽的,自從魔物大亂之後就在京都城裏又火了一輪兒。
戲詞兒說:“前路茫茫多艱險,盼君日日有進退——”
戲詞兒又說“書信來去日夜盼,牡丹開謝幾春秋——”
戲詞兒最後說:“郎君歸來日,妾身半輪妝,匆匆見軍仗,隻見一衣冠。”
這些詞兒在京都響了不知道多少天,有人揣摩著當初那位九殿下聽這出戲的心理,眾說紛紜,大多感歎沒有想到像九殿下這樣兒的人物,還有如此細膩和傷春悲秋的一麵。
連帶著當初給李塵唱過這戲詞兒的幾位姑娘,身價也都水漲船高,從日日換新郎,變成了千金不能一度春風的花魁。
沒人知道,當年李塵就是聽著這個詞兒殺了某位皇子,詞兒是隨便選的,人也是隨便挑的。
就在這個什麼都不是的夜裏,從楚城吹出來的風路過了東阿城,路過了清河郡,路過了西域,最後落在了京都的牆頭。
國師和李唐知道消息的時間不分前後,因為兩個人剛好都在一個大殿,兩個人原本在商議如何抵禦外來者,中途聽了這個消息,於是大殿沉寂了許久。
“國師,你怎麼看?”李唐問,不去看國師的神色,因為他知道這位國師的神色一定不會很好看。
他們兩個人是多年的君臣,又或者是朋友,因此彼此了解得極深,都知道對方的不簡單,尤其是李唐對國師的了解,當初他還是不出彩的皇子的時候,這個人就已經是同輩中一騎絕塵的那個,等到他名正言順成為太子,麵前這個人已經接替了太史院的大旗,而且將那些世家子弟也都甩在了身後。
在李唐的印象裏,這位當聖朝的國師好像從來沒有辦不成的事情,想學的功法馬上就會,想接替太史院就能夠接替,想殺的人也全都屠戮殆盡。
直到,李塵出現。
國師和李塵的矛盾早就不可調和,無論是落羽原還是前不久魔物大亂的那一場紛爭,都注定兩個人隻能活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