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懲治石苔村混混(1 / 3)

1018懲治石苔村混混

往後的日子裏,蔣飛龍就經常帶著維修外骨骼到小鎮外的機械垃圾場拆解那些廢棄工程機器,安

格斯蓋爾有時候也會跟隨一同前往,指點蔣飛龍拆卸一下結構比較複雜的機械。蔣飛龍學得非常快,並

且在學習過程中也不斷地完善他的維修機械外骨骼

其實類似的維修用機械外骨骼在小鎮的5大機甲修理廠中都有,都是各機修師根據自己對機械知

識的掌握和維修技術自己進行改裝製造,並沒有統一的標準。這也是十九號礦星特有的環境造成的結果

,而在瑪法星界各大一、二級主星上,維修機甲早已成為常規工具。

蔣飛龍每到下午就帶上工具跑到鎮外的機械垃圾場去,把能找到的各種機械都拿來拆解學習,仔

細閱讀電路,掌握這些機械的構造和電路布局。

小鎮上沒有網絡信號,隻有無線低速電話網,因此無法通過網絡來查找學習資料。

好在有安格斯蓋爾提供的電腦,電腦中有不少型號各異的機甲、機器的維修、檢修程序,這裏麵

除了有雷神一到三代的戰爭工程機甲之外,也有一些中小型陸戰武器,以及一些外骨骼和維修機甲。

從這些維修檢修程序中蔣飛龍發現,裏麵的外骨骼與維修機甲其實跟他被灌輸的記憶中的機甲有

一些技術可以銜接起來,這些外骨骼和維修機甲其實就是戰神一代、木童等戰爭機甲的原型,在結構上

已經很相似,隻是動力、電子係統上相差了好幾代。

外骨骼更像一種開放性的機甲,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更換、加裝各種專業模塊來實現各種不同的功

能,但缺點是結構鬆散,故障率高。

而專業的機甲則有整體結構上的全麵設計,效率和耐用度要強很多。

通過這台電腦的資料蔣飛龍對自己的維修機甲有了許多新的改裝想法,並且在自己的知識庫中慢

慢拚湊出了一台完整雷神機甲的結構圖紙。

到周末的時候,蔣飛龍突然想起來,救生艙裏麵不是還有一台叫裂空的電腦嗎?當時是因為能量

耗盡,才沒有繼續灌輸記憶學習,那麼自己現在有了經濟來源,是否應該去把那台電腦帶出來,或許裏

麵還有很多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於是一大早他又帶上相應的工具和一些麵粉、肉類放到一個背包裏背

上,騎著元能摩托車向石苔村而去。

到了懷特老爹家,蔣飛龍隨意聊了幾句,然後問明了老爹當初發現自己的地方,距離村子也不遠

,他便留下麵粉和肉,騎上元能摩托車出了村子。

很快來到老爹說的地方,然後他根據記憶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山區元能摩托車再也不能騎行,便

找了個地方把元能摩托車藏起來,帶上工具繼續向山裏進發。

由於有元能摩托車節省了大半的路,加上體力健旺,這次他花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回到了洞口附近

,看看四下無人,他鑽入洞中,又花了20分鍾就回到了洞底的救生艙。

重新在救生艙裏翻找了一遍,他又在一個原來自己沒有注意到的暗格裏,發現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裏麵除了一些無用的雜物之外,還有一條太陽形狀的鏈墜,他把鏈墜收了起來,在救生艙中找到了裂

空電腦的安裝位置,用工具把電腦拆卸下來。

感覺功能這麼強大的電腦,想不到個頭也隻有半尺大小兩寸多厚。一同拆下來的,還有安裝在治

療艙中的用於灌輸記憶的頭盔。

將所有東西打包好放到背包裏背上,蔣飛龍退出了山洞。

再次回到石苔村時已是中午,蔣飛龍打算到老爹家吃完午飯就回鎮上。快到老爹的帳篷時,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