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心髒中的氣團
這幾天蔣飛龍也很忙碌,但他忙的卻不是改造那些機甲,而是加緊修煉。
改造機甲花的時間其實並不多,每個下午一台。
早上的時間他幾乎全部用在量子多肽離子的吸收上,而晚上則進入裂空意念空間繼續做機甲訓練。
經過這半年多的修煉,蔣飛龍漸漸感覺在自己心髒裏似乎有東西,準確地說是一團溫熱的氣體,自己每天修煉吸收的多肽粒子經過雙手雙臂全都進入了這裏,與這團氣體合為一體。
而在手掌、手臂和心髒之間,他能夠明顯感覺到形成了一個看不見的通道,而這團氣體最近又似乎有漫出心髒,向身體其他地方流動的趨勢,在心髒臨近的地方時常能感覺這團氣體的騷擾。
“難道多肽離子的修煉,跟我們古時候說的氣功修煉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會不會有一些聯係?”蔣飛龍也沒有確切的答案,隻能這樣猜測著。
這時他想到了他的手機,在他學習自由搏擊術的時候,就通過手機下載了大量的華夏國武術資料,這時他把手機拿出來翻閱。
連續查閱了兩天,裏麵有各種氣功的,養生的,古代技擊,甚至各朝各代殘留下來的南北各派的拳術資料,看得他頭暈腦脹。
不過今天看到的一則記載引起了他的注意:戰國初期的《行氣玉佩銘》中有記載: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還有“經會陰、尾閭、命門向後竄動,夾脊向上,透玉枕直達腦海,繼而又下行丹田,稱為小周天。
他隱隱感覺這裏麵關於小周天初始狀態的描述跟自己的體會有一點點吻合,便開始琢磨起來:“這是說人體產生真氣後,分成兩路,一路上升入腦海,一路下沉入丹田,能完成這一步就算是練成了小周天的功法。“這是個總方向,跟著他又細細分解運轉的要領。
“深則蓄”,深指的是入定。入定,本是僧人修行的一種方法,但其實各門各派都有例數的基本功,隻是稱號不同罷了。
在瑜伽和右腦冥想中,入定亦為進入α波狀態(或曰變性意識)的稱呼。
入定後則有能量(氣)蓄,“蓄則伸”,即能量積蓄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向外漫溢,即為伸,那後麵的“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似乎就是說這團氣要伸展就得往下走,往下走以後就會定,定以後才可以穩固,這個定的地方必然就是丹田。
這裏麵就有個問題,往下走,從哪裏走呢?於是他又把人體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穴位圖翻了出來,與自己的身體感覺和部位相互對照,便又有了新的發現,原來他吸收元能多肽離子的路線,竟然是:天池、天泉、曲澤、郤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衝這一串穴位的逆推。
“靠!這路線,不正是十二正經裏麵的手厥陰心包經嗎!這樣也行?”這一發現不得了,原來他的練功方式與古代經絡圖吻合。“這是不是說明,我可以按人體經絡圖來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