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推行糧票(1 / 2)

李三錘原名李三水,是一個鐵匠,土生土長的營州人,因為力氣大,一柄大錘在他手上舞的虎虎生風,大夥就都叫他李三錘。

又因他打鐵的手藝好、價格公道,在營州城中也算小有名氣的鐵匠,找他幹活的、買菜刀剪子的人也多,李三錘就憑著手中的一把鐵錘養活了一家四口吃喝不愁,小日子倒也頗過得去。

營州被渤海野人攻破之時李三錘雖然也想掄起鐵錘跟野人拚命,可又恐妻子和一雙兒女無力自保,權衡再三之後李三錘還是收拾收拾細軟帶著老婆孩子連夜逃出了營州城。

逃出去一個月再回到營州之後,毫無疑問他的鐵匠鋪被洗劫一空,鋪子裏所有的鐵器、生鐵精鐵都被渤海野人洗劫一空了,就隻剩下他隨身帶著的一把鐵錘了。

雖然李三錘想靠著力氣和一點家底重打鼓另開張,可天不遂人願,首先,買不到生鐵他就無鐵可打。

最難的卻是城中的糧價一漲再漲,沒用多長時間家裏的積蓄已經花光了。

好在這個時候城中許多地方貼出了招工告示,說是節度使大人要用一大批工人,工錢日結,最主要的是用糧食結算!

這話說出去大多數人是不信的,活了這麼多年,還從來沒有說每天都給結算工錢的呢!

給地主家裏做長工的可都是到了年底才給工錢,就算是在各種店鋪裏的學徒也是一個月或者兩三個月發一次!

走投無路的李三錘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拎著自己的鐵錘就去了,誰想一說自己會打鐵馬上就被錄用,並且拉著去蓋鐵匠鋪了。

李三錘更覺得不靠譜了,連鐵匠鋪都沒有搭好呢,招募什麼鐵匠?應該找泥瓦匠才對嗎!

然而忙活了一天之後果然一聲“下工了”的吆喝聲之後他們被帶著排隊去每人領了一升米之後李三錘和所有人都懵了:還真是每天都給發糧食啊!

一升米,雖然不多,也夠一家子人飽飽的吃一頓或者省著點吃一天了!

於是第二天眾人又早早地來到了還沒蓋好的鐵匠鋪準備搬磚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沒幾天鐵匠鋪蓋好了,一個叫馬大柱的小夥子便讓他們打造一些短粗的鐵罐子,又是圖樣又是樣品的講解了半天,並且還讓他們每個人打一個出來看看。

李三錘隻略看了一眼不由得有些好笑,就這玩意,那不是分分鍾的事兒嗎?喵喵尒説

於是拿了塊鐵丟進了碳爐裏燒紅了夾出來咣咣幾錘子就打好了。

別人汗如雨下的打好了一個,他這邊已經砸出三個了。

然後李三錘就稀裏糊塗的成了一個小工頭,不但要自己砸,還得帶著一群學徒。

工錢也從每天的一升米變成了五升米!

一下子李三錘家的日子就好起來了,每天都能剩下三四升米,他甚至舍得拿富裕的米跟別人換一些雞蛋、鹹菜甚至是肉來吃了!

李三錘甚至覺得現在的日子比當初自己經營鐵匠鋪也差不了多少,不對,是比自己開鋪更輕鬆!

自己開鋪子的時候生意總有個時好時壞,忙的時候大晚上也得在火爐跟前叮叮當當的打鐵,嫌得時候一天也沒有半個客人上門。

現在在這裏給人家打鐵簡直是旱澇保收啊!隻要帶著手下的人每天重複同一個動作,加工一樣的鐵管子就行了!

得知這鐵匠鋪是節度使大人開設的時候李三錘甚至想給節度使立個長生牌坊!

也希望節度使大人的鐵匠鋪能夠千秋萬代的開下去,讓他可以一錘錘的給自己的兒子砸出一套新房結婚娶媳婦,給自己的女兒砸出一套體麵的嫁妝。

然而今天下了工之後的情況卻有些不同了。

來到平日領米的地方,卻再也沒有了一袋子一袋子的大米,而是換成了一盒子小紙票票。

來得早的人正在前頭同發迷的人吵吵著什麼。

李三錘不明就裏,也擠過去,隻聽得鐵匠王二對平日負責發糧食的徐狗子嚷道:“我不要什麼糧票!我就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