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東鄉平八郎(1 / 2)

三國公使見並無其他事情可談了,便紛紛起身告辭,趙珩累了一天,也實在沒有精力和他們斡旋,也隨即起身安排小林子送客。

誰知回到房內還沒躺下,小林子又來敲門了。

“主子,柯林茨又折回來了。。。他要見您。”

“呃。。。。”

趙珩聽到小林子的話,愣了一下,旋即又露出了一臉的興奮,趕緊吩咐道:

“讓他在書房等著,朕馬上就過去。”

-------------

日本東京皇宮

和遠在千裏之外北京的趙珩一樣,明治天皇也是通宵達旦地召開著禦前會議。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幕府已經被鏟除,取而代之的則是以首相負責製的君主立憲製度。

同樣是君主立憲,日本和英國卻有著天壤之別。

在英國光榮革命後,國王隻是國家精神意義上領袖的象征而已,其首相則是國家實際的最高領導者。而日本由於其文化根源來自於華夏,近千年來君權神授,雖然在幕府時期,天皇隻是個擺設,但是到了明治天皇的時代,他則擁有了無上的權利,在日本,天皇是沒有姓氏和戶籍的,因為隻有人才有姓氏,而天皇是神的化身,所以他隻擁有宮號+名字。

“剛剛,西德二郎又拍來了電報,他們對於明天聯軍的答複並不樂觀,認為聯軍的大部分國家已經在態度上偏向了清國,並不會和我們一起采取軍事行動,諸位大臣怎麼看?”

明治天皇坐在那張木質天皇禦座上愁眉不展地問道。

“陛下,以我海軍現在的實力,並不懼怕西洋任何一國,打清國那些老弱殘兵,更不在話下。”

說話的是日本海軍司令官東鄉平八郎。

說起這個東鄉平八郎,此人父親就是個海軍軍官,自小受到父親影響,對軍艦特別癡迷,國中畢業後,便報考了帝國海軍軍官學校,等到畢業後,旋即加入了日本海軍。

1894年初,朝鮮爆發內亂,朝鮮國王向清朝政府乞援。6月初,中國出動海陸軍赴朝助剿。與此同時,日本也派軍隊在朝鮮仁川登陸。不久,其總兵力已超過在朝鮮的中國軍隊。7月17日,日軍大本營召開禦前會議,決定發動對大清國的戰爭。24日,第一遊擊隊司令官坪井航三海軍少將率“吉野”號、“浪速”號和“秋津洲”號3艦駛往朝鮮牙山灣,順便攻擊清朝艦船。

7月25日晨6時30分,日本軍艦與大清海軍北洋艦隊的“濟遠”號和“廣乙”號兩艘巡洋艦遭遇。7時52分,在雙方軍艦相距3000米時,日本軍艦不宣而戰,突然開炮攻擊“濟遠”艦。不久,排水量僅1030噸的“廣乙”艦即受重傷,艦體傾斜,被迫撤往岸邊擱淺後縱火自焚;“濟遠”艦更是寡不敵眾,向西敗退,日艦“吉野”號尾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