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送去私塾念書(1 / 2)

剩餘的七百八十八文,齊珺明說,這是拿來買家中糧食的。

這幾日大家的胃口大增,每頓都吃得飽飽的,糧食也跟著消耗得快。

羅益民忙得沒時間上山打獵,這幾日吃的肉,都是齊珺在美廉買菜上買的。

羅益民見齊珺說完了,望了一眼周圍的幾人。

“今日發生的事情很多,都是值得讓大家高興的事情。家裏一年內,都可以保證有個一筆大的買賣。因此,我和老婆子決定,送羅學和羅清去鎮上的私塾念書。”

這話一出,在場眾人不敢吭聲,個個各懷心思,但無人說話。

就連表情最明顯的張月慧,先是不滿自己的兒子為什麼不能送去念書。

轉念一想,她兒子年齡還小,羅學和羅清都是十歲、八歲了,是應該先去念書。

羅益民和齊珺在她心裏,是一直偏向他們家的。

就算現在因為他們的某些原因,讓爹娘不喜,但爹娘處理事情還是很公平的。

齊珺從剛剛分到她這裏的銀錢中拿出二兩,擺在飯桌的正中間。

“這裏,便是家中給出的支持。”家中現在銀錢足夠,也不將私塾分成三分之二,三分之一了。

羅益民挨個看向兩個兒子,“鎮上私塾要交的束脩,我已經打聽過了,一個月一兩銀子,還不包括筆墨,這些都要自己買。”

“我們家現在才慢慢起步,先交一個月的束脩,後麵再慢慢補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村裏人都會去打聽,他們羅家一次送兩孫子去私塾便算了,一次還交一年的束脩。

那就怕眼紅的人會做出什麼損害他們羅家利益的事情。

“爹,娘。我和州廣沒有問題,私塾的束脩麻煩您跟娘,其他書本筆墨的銀錢,我們倆會負責。”

吳荷香思考了一會兒,認真地說道。

講真,她並不覺得自己兒子年齡大,現在十歲,正是可以好好學習的時候。

這幾日在鎮上擺攤,她可是聽聞,有人三四十歲了,還在努力地考秀才、考舉人。

一旁的文珠連連附和,“我跟大嫂一樣的想法,辛苦爹娘。其餘的我們會安排好,讓羅清好好地學習。”

羅益民頷首,收起桌上的二兩銀子,望向羅學和羅清。

“你們二人這兩日做一下準備,後日我就帶你們去鎮上的私塾。”

明日家裏要忙著做辣椒醬,還有另外一件事情,空不出人手來。

齊珺起身,將銀錢收好,將三個兒媳交到另外一個房間,拿出昨日到的紅棗。

“這是為娘讓你們爹買回來的紅棗,我們女子生育之後,或多或少,身子都沒有以前爽朗。這紅棗可以補氣血,對身子好。你們每人兩斤,時不時可以拿一兩顆來吃。如果後續想買,就給銀錢給我,我讓你們爹在信中知會一聲。價格不貴,六文錢一斤。”

作為生了幾個孩子的人,雖說不是她本魂親自生的,但為此產生的一些身子上的小毛病,也是不少。

等她攢夠銀錢,她一定要好好地去鎮上看看。

吃藥就吃藥,起碼身子骨要好。

吳荷香和文珠接過紅棗,心裏暖洋洋的,嫁入羅家,是她們做過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