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廠長承認張衍說的很有道理,現在就是有很多毫無技術含量的工廠。
也不能說是毫無技術含量,隻能說是技術含量很低,比如拖把廠,比如包裝廠(專門糊火柴盒的廠子)、鍁把廠、掃把廠等等。
還有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比如生產鐵皮盒子的廠,就是肉罐頭、清涼油、抹臉油的鐵盒。
總之,五九年全國各地,各種小工廠像雨後春筍一樣,一窩蜂的冒了出來。
最瘋狂的一個街道能有上百家街道工廠,一個小學都能有好幾家校辦工廠。
辦廠,自救,自力更生就是五九年的政治正確。
一直到六一之後,國家才開始整頓這種小作坊式的工廠。
大量工廠被關停整頓合並。
楊廠長對他還不錯,張衍不想楊廠長也走入這樣的歧途,到時候不管是整頓,還是關停,又或者是合並,都是一場災難。
“對了,廠長,我根據手術的特點,設計了一整套的手術器械,想著辦一家醫療器械廠,您看行不行?”
“什麼叫行不行?太行了!有這樣的好東西,你怎麼不早拿出來?”楊廠長瞬間興奮道。
有了製藥廠的前例,楊廠長對張衍說的手術器械充滿了信心。
“需要廠裏做什麼?”
“手術器械需要不鏽鋼,還需要經驗豐富的鉗工、磨工、鏜工,還需要一些基礎的機床。”張衍也不客氣,直接說出自己的要求。
“我知道了,等回頭我和廠黨委開會商量一下,你這個醫療器械廠,我看可以重點扶持!”楊廠長很是爽快的說道。
兩個人一路聊著,回到紅星醫院。
張衍下了車之後,轉身準備打開後備箱,拿自己的茅台酒和中華煙。
剛一轉身的功夫,汽車自己開走了。
我靠!
張衍看著遠去的汽車,忍不住叫了一句。
還能不能有點信任了?
濃眉大眼,滿臉正氣的楊廠長,居然能做出這樣的事來。
實在是讓張衍有些猝不及防。
還真是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
當年,老人,冶金部的常務副,朱首長,就是出了名的活土匪,幹著政委的工作,卻比李雲龍還無賴,打秋風的手段,比李雲龍高明很多。
此時,楊廠長正坐在車上,哈哈大笑著。
“這個小張,不喝酒不吸煙的,我替他消化了。”
“·······”司機沉默不語,緊緊握著方向盤。
張衍無奈的看著楊廠長的車駛出紅星醫院,搖搖頭,上樓拿了自己的大茶缸子,路過中醫外科的時候,問了一句今天下午沒有手術。
才來到中醫骨科病區。
今天該給中醫骨科開小灶,講解專科方麵的中醫知識。
中醫骨科的發展,張衍一點都不擔心,中醫骨科對標西醫骨外科的話,能超出西醫地球一圈的距離。
隻要保持著適度的宣傳,多多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中醫骨科的發展就不會差。
在中醫外科的病區的小會議室裏,講了三個小時的課,才結束今天的講課。
“張院長,您講的這些骨科的治療手法真是太好了,我覺得您應該把這些都整理出來,出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