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準備收拾東西下班走人。
紀凱文找了過來。
“院長,您這是準備下班?”
“老紀,你還沒走啊?”看到敲門進來的紀凱文,張衍笑著問道。
“院長,我這心裏有些說不出來的感覺。”
“這件事太突然了,我也是今天才知道,一開始我還以為楊廠長帶我是出診的!結果,去了冶金部,大領導給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我整個人都蒙了!”張衍很理解紀凱文的心情。
從副院長,變成後勤處處長,說不上是升了,還是降了。
反正,權利肯定是沒有以前那麼大。
“老紀,後勤處可以說是醫院最大的一個部門了,你的權利並沒有降低多少,但是你的級別提了一級,這是很多人努力好多年都得不到的。
而且,上升的通道也打開了,隻需要沉澱幾年,升副廳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張衍隻能如此安慰著紀凱文。
“也隻能這麼想了!以前想著退休之前能混個副處級,就滿足了,沒想到機緣巧合下,升到了正處,就連副廳都有希望。”紀凱文也露出一絲笑容。
“對啊!有收獲就要有付出,這也算是你升一級,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吧!”張衍拍了拍紀凱文的肩膀。
其實,張衍對於紀凱文和時縉雲的安排,還算是滿意的,醫院最大最重要的兩個部門,都被自己人占據了。
當然,這個自己人是要打引號的,以前紅星醫院沒有人能夠和張衍競爭,所有紀凱文和時縉雲都很配合。
冶金醫院時代,多了三個從部裏調來的院領導,誰敢保證紀凱文和時縉雲還會那麼聽話、配合?
隻能說是,走著看,日久見人心。
安慰了一番紀凱文之後,張衍騎著自行車往家裏走去。
“等回頭,得問部裏的大領導們要幾輛汽車,好歹也是正廳級單位了,不能大家還一直騎自行吧?”路上,張衍胡思亂想著。
吃完飯,張衍繼續回到書房,編撰中醫外科。
中醫外科他寫了快兩個月了,越寫感覺需要寫的東西越多。
光是書稿,就已經積攢了十幾打稿紙。
這麼多稿紙,出三本書都夠了。
但是,張衍感覺,好像才剛剛寫了個開頭。
張衍把西醫的解剖學溶於進去,每一個手術,都寫的非常的詳細,該如何用中醫的手段去處理這些疾病。
做手術,總是離不開消毒殺菌抗發炎這一步。
對此,張衍也沒有摒棄西藥不去使用,青黴素是人類非常偉大的一個發明,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偉大發明。
為什麼不用?
封建社會都知道,師夷長技以製夷,張衍更不會固執的不去使用西藥。
他的目地不是去抵製西醫西藥,提出和發展中醫外科,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病人。
中醫外科,本身就是中西醫的一次深度融合,學習西醫解剖學,利用中醫的手段讓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
減少或者免除手術後遺症。sDしCΗxWΖ.℃ōm
張衍提出中醫外科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治病救人。
大神工程狗的重生1956從廠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