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報告,駱喬的肝和脾都有多發斑塊狀低回聲區。
進一步的腹部核磁則顯示,脾內有多個不規則的信號影,彌散受限。
許秋頓時皺起了眉頭。
這種表現,太像是惡性腫瘤引起的肝脾浸潤了。
再結合之前觸診發現的淋巴結腫大——如果考慮惡性腫瘤,那十有八九離不開淋巴瘤。
許秋有些猶豫。
當下的常見診斷思路,是約一個PET-CT,檢查全身是否有多發的骨質密度改變。
但,PET-CT的價格高昂,一次檢查需要八千元左右。
如無確定的必要,許秋不會隨便開這種檢查。
盡管各種檢查都沒有診斷意義,而超聲、核磁等又指向惡性腫瘤,但許秋依舊感覺到一絲不對勁。
淋巴瘤,一般多發生在二十歲左右,以及五十五歲以上。
除了淋巴結的腫大,還經常有縱膈腫塊,也會表現出相應的症狀。
如壓迫靜脈或氣管出現咳嗽、胸悶。
壓迫食管導致吞咽困難。
壓迫頸部血管引起頸麵部腫脹等等……
然而,駱喬的身上卻沒有這些特征。
而且許多惡性腫瘤病人,體型都會在短時間內暴瘦。
但駱喬身材勻稱,除去臉色,看上去和健康小女孩沒有太大區別。
一時間,許秋犯了難。
……
很快,這則病例就召開了聯合會診。
感染科、血液科、普外和骨外科的醫生都一齊來參與病例討論。
當駱喬的資料、診治經過等等出現在大屏幕上時,所有人都感覺到了棘手。
血液科醫生有些不確信,道:“做個骨髓檢查?這些表現,也不能排除白血病。”
骨外醫生沉思許久,道:“許醫生的查體顯示,病人的腕關節,還有多處骨頭有疼痛的表現,不能排除惡性腫瘤——能引起骨骼病損的,大多離不開惡性腫瘤。約核醫學那邊做個全身骨顯像更合適。”
“許醫生,你的看法呢?”
醫生們的目光落在許秋身上。
許秋的思考被打斷,他回過神來,搖了搖頭道:“不首先考慮惡性腫瘤。”
骨外醫生不理解:“病人的表現,跟惡性腫瘤浸潤骨、肝脾的症狀幾乎完全符合,沒理由不首先考慮。”
血液科醫生點了點頭。
白血病正是血液科的惡性腫瘤之一。
討論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最終,討論出了一個折中方案。
先選取病人骨代謝程度較高的地方做了個骨髓穿刺。
結果出來後,不少主張“惡性腫瘤”的醫生都傻眼了。
穿刺沒有發現任何腫瘤細胞!
此時,骨外科的醫生思索了許久,嚴謹地道:“骨髓穿刺的影響不確定性太高。如果正好避開了腫瘤的部位,結果肯定是陰性,多取幾次,或者做一個活檢,或許會有更明確的指征。”
但這一次許秋搖頭否決了進一步的骨髓檢查。
“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不高。”
直覺告訴他,駱喬不像是一個身患惡性腫瘤的病人。
他決定再次進行查體。
這幾乎已經是許秋的習慣。
也是一位好醫生該有的職業素養。
對於不明確診斷方向的病人,必須多次查體,記錄病情變化。
有時候,症狀不能給出答案,或許能從病情進展中發現一絲端倪!
……
到了病房後,許秋又常規地開展體格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