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擋人財路,醫學泰鬥都得死!(2 / 3)

說完,王平還有些納悶,道:“這款肝安寧,我沒聽說過……是什麼新藥麼?”

許秋道:“沈凝的父母參與過這款藥物的研發,臨床數據有問題,但是莫名其妙通過了藥監局的審查。”

王平愣了一下,旋即深深歎了口氣,道:“這事兒也正常,你不要想太多。”

新藥研發的風險太高了,說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這個行業的如履薄冰。

而且,花費極其驚人。

根據莓國藥物發展中期的報告,一個原研藥從開發到它上市總費用大概需要26億美元,時間需要10到17年。

這些錢,花在了從幾萬種化合物找到能進入臨床中的幾個,再進行藥品成分的比例、藥理協同等等的調控之上。

一家風光無限的醫藥企業,有可能破產於一種新藥的研發失誤。

但,與極高風險並行的,還有極其豐厚的利潤。

幾十億美元的投入,一旦成功,那就是二十年的專利保護,這二十年裏,一款藥可以為醫藥企業帶去上百億,乃至於幾百億的利潤!

而最賺錢的藥物之一修美樂,曾在專利保護期內,為醫藥公司拿下了大約兩千億的盈利。

按許秋的說法,肝安寧既然已經走到了臨床前的最後階段,這意味著研發企業已經投入了至少二十億美元。

隻要跨過最後一道門檻,那就是數百億的金錢之海。

任何有利益相關的人,都不會允許它死在最後一關。

王平想起沈凝父親的遭遇。

臨海一院的屍檢報告,對方是因為煙霧病導致腦昏迷,才發生車禍。

但,對方的死亡時間正好又是拒絕簽署上市前的最後一份報告,回國幾個月後……

這兩者之間,真的沒有什麼關聯嗎?

王平不願意許秋摻和到這些事情中去,幾百億美元的利潤麵前,什麼天才、醫學泰鬥,都不頂用。

許秋自然也清楚這一點,能研發新藥的公司,他自然不會傻到硬碰硬。

王平想了想,又道:“不過,肝安寧……聽這藥的名稱,市場上倒是缺少一些肝癌術後的特效藥,莫非是這個方向的靶向藥?你可以問問高沛安,甚至是陳院士。”

高沛安,是機器人十二指腸切除、大肝癌切除的專家。

陳院士則是高沛安老師,本身更是肝膽外科的開創者之一。

肝安寧當下沒有納入正式用藥,臨床醫生對此的了解不多,但這兩人應該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許秋這才想起,自己還有這兩人的聯係方式。

“放心吧,別的我保證不了,但你既然懷疑這款藥存在一定的問題,我會以我們兩人的名義,要求臨海一院禁購禁售此藥。”王平鄭重地道。

……

掛斷電話後,許秋斟酌了一番。

陳院士如今還活躍在一線,但他其實已經開始走保守路線了。

即,很少參與各種新產品、新術式的會議。

他年齡太大,即便再有才,也終究抵不過歲月,腦子接受新東西的能力和速度都在顯著下滑。

因此,如今陳院士多是做著以前的手術,論文方向也跟此有關。

新型藥物,他不一定有多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