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從許秋臉上看到一絲迷茫。
但很顯然失望了!
許秋的注意力都在眼前的稿紙上,他根據各組彙報的實驗結果,不斷完善最終的方案。
與此同時,也給出了各組解決方案。
“降解鈣化這個,大致跟聚氨酯的降解機理有關。”
“降解機理?”這涉及到眾人的知識盲區了。
連生物材料領域的主任,都有點不解。
許秋接著說道:“簡單來說,聚氨酯的降解,就是免疫反應細胞引起的氧化。
其預防的核心,在於遏止炎性細胞浸潤。
因此,你們要做的是,提高材料的組織相容性,讓材料不誘發,或者少誘發機體的炎性反應!”
一個胖乎乎的主任眼睛一亮,道:“我回去帶組試一試!”
“黃主任這個組……”
許秋繼續開口。
他們的問題是血管內膜表麵的薄層不穩定。
黃主任組裏一群高級研究員商量了幾個小時,用了各種辦法,都沒能解決。
許秋也不問他們做了什麼嚐試,直接安排道:“把血管做碳化處理。”
所有人都隻聽不問,接到下一步的要求後就立刻離開了。
許秋繼續說道:“至於下一組,隻適合實驗,不能運用於臨床這個問題——放棄該組的一切成果,我給你們安排新的任務。”
如果是之前,負責人雷主任還會問一句為什麼。
但有了小謝的教訓,沒有人敢多嘴,生怕打斷了許秋。
雷主任想不明白。
實驗室能成功,這已經是近年來最成功的產品了,如果能把它完善起來,再推廣到臨床上,肯定能打破六毫米禁區。
這是他們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為什麼就這麼放棄了?
雷主任打定主意,等這次特別研究結束,他就帶著研究員嚐試從這個方向入手,把這款產品帶到臨床上去!
但這時,分配完任務的許秋指明了放棄的原因:
“想要突破實驗室到臨床的這層壁壘,需要製造毛細血管的相應技術。
而人類科技距離這一步,起碼還有半個世紀的發展。
所以……不要試圖打這個方案的主意,五十年內,不可能跨過這道科技鴻溝。”
雷主任眼球一瞪,驚出了一身冷汗。
破局的關鍵竟然是毛細血管技術?!
如果許秋不點出來,他們可能真的會在這個錯誤的方向上,蹉跎幾年,甚至十幾年!
但,比起這個,眾人更震驚是,許秋不曾離開小隔間一步,隻是靜靜地聆聽著來自全所的進度彙報,他究竟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這一刻,眾人再看向許秋的目光中,多了一分厚重的憧憬。
……
許秋到來後,這個平靜的人工血管研究所,突然就吸引了諸多目光。
省衛健委主任、衛生局局長等,都親自來到此處,想見一見許秋。
但,都被王晟德、任超等給回絕了。
所有企圖打擾許秋的人,都被當成了全所的敵人。
不少國內外領域專家,都開始關注到這座由任超撐起的臨海研究所。
天都理工大學。
他們的實驗室仿製出了大夏第一款直徑七毫米的小口徑血管,而且在一條狗的身上做實驗,二十二個月依舊健康存活,沒有任何堵塞現象——
盡管是仿製,但對方已經證明了自己有研發能力,更有研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