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不好意思,我搖人又開掛!(2 / 2)

它就不是ABCD這麼簡單了,而是更細致的上胸圍、下胸圍、圍差,能精確到小數點後麵好幾位,非常精密。

閆自強能到0.81,就說明血管橋的通暢程度很樂觀,血流運行非常順滑了。

“過幾天再做一個超聲心動圖……”馬勤補充道。

鄭主任搖了搖頭:“超聲心動圖不行了,現在要做二維應變。”

馬勤是上個世紀的老專家了,大夏心外科的活化石。

他的臨床習慣早就養成,所以還在用常規的心動。

不過,這些年一直飽受詬病的心動圖,被嫌棄主觀性太強,缺少量化指標、敏感性低……如今終於被能實時運算重建心肌組織實時運動和變形的二維應變取代。

大人,時代變了!

“是……”馬勤悶悶地哼了一聲。

他也在一線,所以對二維應變是有了解的。

隻是知識易學,六十多年培養下來的習慣難改。

“單單的二維應變也不太準確。”

這時,許秋開口。

鄭主任伸著脖子,滿臉錯愕。

他才剛在馬老麵前炫一把,推死了前浪老馬,才幾秒鍾功夫,自己也成了前浪?

“為什麼這麼說……”鄭主任聲音不是很自信地道。

許秋一邊協助著閆自強進行四肢的康複活動,一邊解釋道:“精確度的問題。

二維應變要求有清晰的二維圖像,,其檢查效果、敏感性、追蹤能力等,取決於圖像的質量。

但病人有肺氣腫,圖像顯示的準確性會受到很大影響。”

“哦,對,是這樣的!”鄭主任一拍腦袋,他差點忽略這茬了。

“得做高幀頻斑點追蹤,對不對?”他急忙搶答。

像班上那個愛出風頭的學習委員。

“對。”許秋表示認可。

這一刻,鄭主任臉上洋溢著笑容,仿佛年輕了三十歲。

……

查完房後,許秋也差不多到下班時間了。

突然沒有了研發小口徑血管的壓力,他一時間還有點不適應。

不過他也不輕鬆。

如今,臨海小血管走向正軌,研究所那邊隻需要進行小幅度的改良、完善就可以了,許秋則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產品的規模化生產,以及手術的教學上。

從實驗室走向工廠,從一根根的製造,到數以萬計的批量化生產,其中有一道巨大的後溝,不是輕易能跨越的。

而將冠脈小口徑人工血管移植術的門檻降低,讓更多醫院有能力開展此手術,同樣是不小的工程。

這些都需要許秋去琢磨。

好在他又搖人又開掛。

商業化,由楊晨曦等人把關。

至於教學——把這門創始手術繼續改良,達到完美後,就能解鎖教學方法了。

這一點相當符合許秋的願望。

畢竟,許秋的醫術再強,他也隻是一個人。

一台手術隻能救一人。

但如果他能嚐試著將一些高精尖手術的難度打下來,讓更多長得普普通通的醫生也擁有上難度的能力,將會有更多的患者受益。

不過,現在許秋距離改良到完美級,還差個把星期,甚至數個月的練習。

談這個還為時過早。

“得回家看看了。”

下班後,許秋看了眼手機裏的幾條短信,說道。

。您提供大神半價炸雞的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