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新的臨床指南,萘普生的崛起之路!(1 / 2)

許秋目光灼灼,語氣卻平緩而冷靜,道:

“臨床上,麵對一個癌症晚期,需要盡快手術與化療,但反複發熱的病人,該怎麼處理?”

醫生同行都一陣沉默。

這類病人,一直是一線最頭疼的類型。

持續發熱的情況下,做手術,或是化療,風險都極高。

這個兩難的處境,很多時候醫生隻能碰運氣,在權衡利弊後,選擇最保險的方案進行治療。

至於是不是最合適的,沒有人知道。

畢竟,在生命麵前,副作用、後遺症等都不太重要了,把溫度降下去、把手術和化療給完成,才是最主要的。

會議室裏,許秋停頓了幾秒鍾,直接給出了答案。

“除了常規的降溫手段,萘普生這款藥,或許是一個新的線索。”

會議裏,許秋共享了屏幕。

上麵記載著一項實驗。

“萘普生實驗。”

許秋簡單地介紹了一下。

1984年,一位叫ChangJC的醫生意外發現15例惡性發熱病人口服萘普生後,其中14個迅速降溫,而且用藥期間體溫沒有反彈;而與之相對,另外五個因為感染而發熱的病人也吃了萘普生,卻無一人退燒。

自此以後,萘普生在小範圍內有了“癌熱克星”的名聲,業內也出現了一些不算知名的文獻。

直到1995年,莓國一位婦科醫生確定萘普生對婦科惡性腫瘤癌性發熱具有極其強烈的退燒作用,並且發表了SCI論文,萘普生在癌性發熱上的對症治療才被肯定。

2005年,萘普生實驗開始。

即實驗者每次口服萘普生膠囊375mg,每日兩次,持續三天,服藥後癌性發熱病人體溫都迅速恢複正常,同時精神萎靡的狀態也得到了改善。

自此,也算是確定了萘普生新的適應症。

可惜的是,論文再如何專業、結論再怎樣震撼,也有被埋沒在茫茫文獻之海的可能性。

萘普生雖然好,但,僅僅是對臨床醫生,對病人好。

幾塊錢一盒的售價,能賺什麼錢?

醫學並不是世外桃源,利益、資本,同樣也在幹預著這一領域。

國外搞壟斷,靠專利費、使用費和技術壁壘躺著賺錢。

就拿臨海小口徑血管所處的心血管科來說,以前邁柯維、泰爾茂完全控製著國內人工血管市場,最稀缺的時候,全院隻有一兩根人工血管庫存。

除了血管,小到強生的Prolene手術縫合線,戈爾的Gore-Tex縫線,還有起搏器、ECMO這些高端設備,都和芯片領域一樣,被國外死死地遏住脖子。

幾塊錢的萘普生,一款五六十年前的老藥,技術、專利等早就完全公開了。

如果它被臨床廣泛使用,對該行業的國外藥企的衝擊力是極其巨大的,損失的市場也難以估量。WwWx520xs.com

因此,直到如今,萘普生盡管有“癌熱克星”之名,但它卻被牢牢地按在了那幾頁文獻裏,難以被人知曉。

即便是許秋,若非他遇到個很多個反複發熱的病人,把人類曆史上跟“發熱病因”有關的文獻基本都過了一遍,他也不知道還有萘普生這麼一款奇藥。

……

“萘普生納入臨床,我總結下來,有兩大意義。

一,可以避免抗生素的無效使用,減少反複進行感染相關的各種檢查帶給病人的痛苦,以及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