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到第一次見到這位老人時,他還套著塑料袋去廁所,顯然閆自強隱瞞了自己的身份,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老百姓。
“我不去,國家給了我退休金,我要是還去高幹病房,那國家還要多花多少錢呀?”
閆自強又心疼又愧疚,說道:“我這輩子沒給國家做什麼貢獻,老了,沒用了,也不要給國家添麻煩。現在有吃有穿,生活可比以前好多了!”
其他三個病人都一臉震驚。
他們沒想到,和他們三個一起康複訓練的老人,竟然曾經是戰鬥英雄……
還以為是一個生活困苦的可憐老人!
不,不對。
他的生活的確很困難。
但他有無數的機會去獲得屬於戰鬥英雄的優待,但卻選擇將自己的身份隱瞞了下來……
一直到此刻,他打算把最珍貴的勳章送給許秋,過去的輝煌往事才第一次被外人知曉。
……
勳章最終被許秋退還了回去。
這份禮物太過貴重,意義也太重大,那是一位英雄的垂暮老人,此生最值得驕傲的歲月。
……
第一期人類臨床試驗的四位受試者都平安出院後,許秋一直在籌備的論文也成功發表。
《臨海小口徑人工血管一期實驗與置換術後療效觀察與評價》
這篇論文質量很高。
含金量更是業內罕見。
再加上許秋精簡如醫學教材一般的行文,各種明確、細致的數據,幾乎足以被稱為教科書級別的論文了。
論文一投出,立刻過稿,占據了《大夏心血管病》的黃金版麵,同時許秋做手術的照片、人工小血管的真容,也作為當期的封麵,引發行業內的大地震。
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該論文的引用數量就超過了二十次。
被引用得越多,說明論文越重要,越能看出同行對論文的認可度。
像是很多醫學祖師爺的論文,幾十年裏一直被後來人引用,正是因為他們的結論是該領域繞不開的東西。
而許秋的數周二十次被引,這是一個極其誇張的數據。
拿SCI來說,刊出一年引用15次左右,刊出兩年累計引用50次左右,刊出三年累計引用80次左右,就能成為ESI高被引論文。
許秋算是以一己之力,帶起了國內對人工小血管的研究,為大夏創造了一個新的研究熱點,也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產業、配套的體係等等。
當然,其中受益最大的,還是老本家臨海一院。
有許秋這麼個創始人鎮守,心外科也湧現出了一批批優質論文。
不論是質量、數量,都碾壓了曾經以發論文著稱的臨海國際友好醫院這個鄰居。
甚至,連靜海市、靜安市的大三甲,都已經跟不上臨海一院的發刊速度了。
國內,大量嶄新的學術論文破土而出,循著字裏行間看下去,分明隻能看出“許秋指導”幾個大字。
院外人眼睛都羨慕紅了!
。您提供大神半價炸雞的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