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顧孩提(2 / 2)

回到家,我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對我母親說:“媽,今天教的數學課我聽不懂,什麼都不會。”母親沒多說什麼,隻是在晚飯後細心的指導我1+1,8-7。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終於,在第二天的數學課,我震驚四座,一口氣連續回答了二十多題,那位美女也很驚訝,在課堂上表揚了我,要其他小夥伴向我學習,同樣,在整堂課上,她滿麵**,對我也沒像昨天那麼板著臉,總是笑嘻嘻的。講實話,在那時我很開心,因為我受到表揚了,並沒有對她有多大的記恨。一切依舊,日複一日的在她諄諄教誨下,我完成了小學的一半學業。幾把辛酸淚,有苦有甜,苦的是我母親每晚對我不厭其煩的指導,甜的是她日複一日對我的“放心”。或許就是在那時,我就對教師這行業的反感埋下了一顆種子,逐漸的有了一點陰影。

我總是認為我的學業是從小就開始荒廢掉的,或許因為不適應呆板的填鴨式教育,又或許是因為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不過,我並不是一個隻會埋怨社會,而不正視自己的一個人,歸根的自我總結還是因為從小我就沒有好好學,沒打好根基,導致後麵越學越淩亂,逐漸的沒了所謂好學的興趣。有了這條導火索加上各種的“引爆材料“使我終於在踏出起跑線的前三十米就開始慢慢的體力不支落後於其他對手了(這邊就把一學年比作十米)。這種過早的讓我不適應的無力感造成了與其他同齡人的差距越來越大,使我心裏上有一種強大的自卑感加無力感,久而久之,我便學會了有生以來第一個給我影響深刻的詞“放棄”。

是的,這個從小養成的壞毛病一直跟隨到我的現在,當然,在那時這個感覺還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烈,因為我還是有強烈的鬥誌使我像清政府一樣希望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力挽狂瀾涅槃重生,故我雖頹廢的麵臨著我的學業,但是我依然還是不想在這支大隊伍中落下,拚命的希望能夠緊緊跟住,而對於拔得頭籌壓根想都不敢想。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你這樣子怎麼會叫頹廢呢?頹廢不應該是徹底的放棄然後自生自滅麼?那麼我想說的是,此頹廢非彼頹廢吧。頹廢的是我那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是我那對自身能力的肯定。但是在這種隻有一條路的選擇下的現實中,我還是希望能夠勉強的生存下去。當我說到這或許普遍大眾會認為這些想法真是你孩提時的想法?那我給予他們的回複就是“的確”二字。其實如今回想起來自己也會很納悶自己為什麼會在那還有些許童真的年代會有這麼悲觀、消極、略帶點複雜的成熟人生觀。不過當我聽到我的一位兄長跟我說當他六歲時因為看了一本書而過早的理解了人為什麼生,為什麼死而漸漸的失去童年時,我覺得我的這點感悟也就是大巫見小巫了。或許這就是人類大腦的神奇之處。其實人從一出生開始就在開始慢慢的蛻變,而大多數人為了能有那美好的童年,故而對於某些事情避而遠之,或者隨著天真無邪的感覺使大腦自動屏蔽了這些另自己能夠提前蛻變的事情,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了某個年齡段特有的一段回憶名詞——童年,人們呢也在這隨大流的情況下普遍的接受了這個事實,認為在這個年齡段就應該是沒想法的,保持童趣的。我和我的兄長應該算是個不幸吧(在此就用不幸這個詞),或許因為這個不幸讓我們過早的失去了那普遍的童趣,也讓我在那不該蛻變的年齡成為了一個蛻變品,故而讓自己當時還不成熟的心靈沒有絲毫準備的去應付這接踵而至的突發情況,或許是好事,也或許是壞事,不管如何,起碼我是被影響了並且直到現在…..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