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謝啟的話,皇帝立馬示意身邊的錦衣衛首領將人給帶上來。
錦衣衛首領的動作很快,不一會兒方鶴和呂樂正就被帶到了金鑾殿之中。
方鶴一進到大殿之中,就看到了跪在殿中的謝啟。
他沒想到他這個師弟竟然敢在金鑾殿前告禦狀。
這一招,讓他們之前的布置都毀了大半。
高啊!實在是高!有勇有謀,隻可惜他們是生在了敵對位置啊!
此刻他的眼中有著濃濃的欣賞之色,一閃而逝。隨後方鶴就重新變回了那有些懦弱的模樣。
不過方鶴可不會這麼快認輸,他跪地之後立馬對著皇帝高喊道:
“皇上,臣冤枉啊!”
同一時刻,呂樂正也高聲喊起了冤枉,一時之間整個大殿內充斥著叫冤之聲。
正在此刻,還沒等兩人繼續說話時,遠處突然傳來了一陣“咚咚咚”的聲音。
隨後一名錦衣衛火急火燎的來到了金鑾殿內,對著皇帝上報道:
“啟稟皇上,皇城外有一婦人敲響了聞冤鼓!!”
聽見這話,金鑾殿內的大臣們再次一驚,這聞冤鼓可不興敲啊!
聞冤鼓是先帝設立在皇城外的一麵巨大的大鼓,有天大冤屈者可敲響聞冤鼓直接向皇帝告禦狀。
不過這告禦狀可不是兒戲,平日裏皇帝日理萬機就已經夠忙了,更不要提這種瑣碎小事了。
所以這敲響聞冤鼓可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敲鼓前先被打上五十大板,方有資格敲響此鼓。
別說五十大板了,就是三十大板都得去了半條命了,這五十大板一下來此人隻怕是進氣多出氣少了。
僅僅是這一步就嚇退了不少人,更別提還要拖著半死不活的身子走到皇帝的麵前告禦狀了。
所以這幾十年來聞冤鼓被敲響的次數少之又少。
聽到錦衣衛這話,謝啟立刻磕頭對著皇帝補充道:
“啟稟皇上,這婦人便是其中的證人之一,還望皇上準許她進來伸冤。另外臣的恩師以及其他一切人證物證皆在皇城外等候,還請皇上開恩準許他們進來伸冤!”
方鶴和呂樂正還想高喊冤枉之際,皇帝此刻的麵色也冷了下來,擺手對著錦衣衛道:
“給我將所有的證人和苦主帶上來,朕今天就親自來審一審。”
皇帝的話傳了下去,金鑾殿內的人等了許久,不一會兒一個渾身是血的婦人就被抬了上來。
這渾身是血的婦人正是和謝啟一路從雲州城被追殺而來的沈問心。
雖然有著錦衣衛的放水,但沈問心還是挨了結結實實的五十大板,整個人現在是身受重傷。
她旁邊還跟著隻著一身素淨長袍的宋夫子,以及老態龍鍾盡顯滄桑之意的老黃頭。
除了半死不活的沈問心外,宋夫子和老黃頭則是齊齊跪倒在金鑾殿上向皇帝叩首。
皇帝的目光率先看向了趴在木板上的沈問心,此刻見沈問心這個狀態,皇帝也免了她的禮。
隨後避開了那處血肉模糊之地,看著木板上的沈問心道:
“你是何人?有何冤屈竟然敲響這聞冤鼓?”
。您提供大神凡與星的寒門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