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交稅(1 / 2)

謝啟和申穆很快就趕回了府衙後院,這時景平幾人已經換好衣服洗漱完畢了,就等謝啟了。

謝啟以極快的速度回房換上了官服向著府衙內走去。

今兒是一年一度秋收之後交糧稅的日子,也是整個大梁王朝的大日子。

整個大梁王朝四分之三的經濟都來源於稅收,而這些稅銀幾乎都是通過州縣一兩一分收上來的。

而且官員的政績考核跟稅收的好壞掛鉤,要是百姓們交上來的稅不夠,官員們也會失去相應的升遷機會,而且還會被罰俸一年。

前任知府印興發一直升遷不了就跟綿州府內的稅收有很大的關係。

綿州府地處偏遠,又以深山居多,可供種植的土地隻占那麼一小部分,再加上綿州府的人口不豐。

年年考核政績的時候,綿州府的稅收都是墊底的存在,所以這升官自然是難上加難了。

大梁朝官府每年征稅分為兩個階段,即農曆二月至四月為第一階段,被官方稱為“上忙”。

但那個時候謝啟還在京內參加科舉考試,這上忙是由屠成仁代勞的,他也沒見識過。

而五六七月份是農忙的季節,官府為了不耽誤農時,這段時間都是停止征收稅額的,好讓百姓們有足夠的秋收時間。

第二個階段就是秋收過後的八至十一月份了,被官方稱為“下忙”。

不過經曆了戰亂過後的綿州府,今年綿州府的秋收是格外淒慘,不少農作物都被詔國的士兵踐踏過了,搶救回來的不多。

而第一階段“上忙”的稅收額度是屠成仁征收的,加上秋收的糧稅的話離及格線還差得遠。

要想達到及格線的話,想必要不擇手段進行催征了。

看了眼手中的《賦稅全書》謝啟就覺得頭大,他們現在收上來的稅可是跟《賦稅全書》裏的內容差遠了。

《賦稅全書》:州縣官征收賦稅的重要依據。裏麵記載十分詳細,包括了各個地方的成年男丁數量,土地麵積,地丁銀,漕糧以及其他雜類稅收數目等等......

本來綿州府的百姓就少了許多了,要是這稅收再一重的話隻怕是還要少些人,到時候他這綿州府知府都要當個空殼了。

橫豎都達不到及格線,那還不如少收些讓百姓們喘口氣。

想到此處,謝啟咬了咬牙提筆將糧稅的額度稍微降了那麼一些。

皇帝都得了這麼多好處了,今年綿州府的稅收少一點他也不會介意吧。

他也看透了,皇帝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是個老鐵公雞了。

到時候皇帝要是問罪的話,他哭窮反手問皇帝要錢修城門就是!反正綿州府窮也是事實!

想著想著,謝啟逐漸理直氣壯了起來。

提筆在紙上寫下了稅收的額度之後,謝啟便起身來到了衙內的廣場上。

此刻衙內的廣場上已經站滿了官員和衙役們。這些都是要被謝啟派出去監督征收糧稅的。

具體的征稅辦法雖然每個地方都不同,但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是派一名或者兩名衙役包分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就是一裏,一裏就是110戶人家。

看著廣場下方的官員和衙役們,謝啟輕咳一聲之後便開始了他的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