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秀已經躺在床上兩天了。
街道大喇叭裏傳來這個時代特有的廣播。
身下的床是木板床,硌得背疼。
身體虛弱的不行,腦袋也是昏昏沉沉的。
但是她不敢閉眼,怕這一切都是夢。
這是自己的家,不,應該是四十年前自己和彭濤剛結婚時租住的小屋。
這個時代住房還十分簡陋,熏黑的房梁上吊著一個鵝蛋大小的燈泡,木質的窗戶沒有玻璃,是用報紙糊住的,風就從報紙的縫隙中鑽了過來,吹得這個電燈晃呀晃。
關秀記得在這個房子裏自己有過最美好的憧憬,也有過最失望的痛苦。
自己一步錯步步錯,因為自己後來丈夫彭濤也在這個房裏去了。
二十歲前的關秀,人生一帆風順。
父親關建國是村裏的大隊長,伯父是鎮裏的老師,三叔是縣醫院的主治醫生。
他們關家男丁眾多,三家才隻有這麼一個女兒,從小關秀就是被家裏人寵愛大的。
就是在糧食緊缺的年代,關秀也沒有吃過什麼苦頭。
到了十五六歲的時候,身邊的親戚朋友就開始給她介紹對象,大伯和三叔都想讓侄女進城,給她介紹了不少吃商品糧的對象。
但是關秀自小被寵壞了,嫌棄這類人不會哄著自己,讓自己的自尊受挫了,於是死活不同意,錯過了很多好對象。
久而久之,關秀挑剔的名聲就傳了出去,給她介紹對象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看著身邊的小姐妹都找到了心儀的對象,關秀急了。
後來她自己找了一個在隔壁村教初中物理的對象,也就是彭濤。
雖說他人窮點但是長得頂好,帶出去特別有麵子。
當時這個消息傳出去的時候,可是跌破了多少人的眼睛。
在大家看來教書匠是最窮的一類人了,別說娶妻生子就連養活自己都是一個麻煩,更何況彭濤還是一個孤兒,家裏也沒有人幫襯。
關秀和彭濤的事兒惹得全家反對,但是家裏越是反對關秀越是同意。
當時閨蜜夏巧巧勸說自己,要為了愛情奮鬥一把,鬧得越大越好,這樣的感情才刻骨銘心讓人高看。
最終家裏人同意了關秀和彭濤的婚事兒。
好在彭濤是個爭氣的,帶出了一界尖子班,後來在大伯的活動下,彭濤被調到了城裏。
進城之後關秀是揚眉吐氣的。
自從找了彭濤之後,整個村的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話,現在彭濤終於給自己爭臉了!
可是好景不長,關秀因為嫌棄租住的房子太小住的不開心,就私下收了家長送的禮,讓彭濤對學生多照顧一點。
誰能想到,這家孩子成績上去了之後,家長卻轉身將彭濤舉報了。
收的錢退回去了不說,彭濤也被處分停職了,就連大伯也跟著受了牽連,本來能晉升主任的也被取消了資格。
彭濤沒了工作之後,兩個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關秀什麼都不會,原先在家都是靠彭濤養著,想改善生活還要靠娘家接濟。
彭濤想法設法去掙錢,他頭腦靈活,在一次巧合之下,拆了廢品收購站一台報廢的收音機之後,就慢慢摸索出了修理電器的手藝。
後來靠這個手藝走街串巷的找活,收入甚至比當老師的工資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