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州乃北地重鎮,北周建立後升級為靈州總管府,統轄普樂、懷遠、臨河、曆城四郡。
總管府兩邊就是長城,越過長城不遠就與突厥領土接壤。
宇文憲所說的軍功,當然不是直接要謝陵和突厥開戰。
畢竟作為一個毫無沙場征戰經驗之人,貿然率軍進攻往往都會出師不利。
若是引得全軍覆沒或者大敗而回,那他就得一輩子留在北境吃沙子了。
所以對於建立軍功這檔子事,必須從長計議。
暫時無事,謝陵了解了一番突厥的情況。
突厥雖強盛,可內部結構鬆散,如今的最高統治者是木杆可汗。
但由於疆域遼闊、部落分散,為了維護統治木杆將權力下放給眾多親屬。
其中阿史那室點密驍勇善戰,擊敗了柔然的殘部阿瓦爾人,一直追擊到伏爾加河一帶,因此功績被封為西部可汗,名義上受到木杆可汗管轄,實際上卻處於獨立的地位。
東部也就是臨近中原這塊,暫時還由木杆可汗統領,不過因為年事已高,他便派遣侄子攝圖分管突厥東部的事務。
謝陵記得這個攝圖野心還挺大的,所以在聽說這個名字後特別留了個心眼,命人多多注意此人的動向。
等待的時間,謝陵拿出崔不去親自編寫的突厥語教材和方清玄一起學習,夙興夜寐,勤奮刻苦。
終於在探子回報的時候,他們兩個的突厥語已經可以簡單交流了。
不過令人失望的是,因為今年年初宇文邕迎娶木杆可汗之女為皇後的緣故,所以突厥暫時罷兵休息,竟沒有大舉進犯的意圖。
謝陵自然不會做無謂的空等,那樣著實不符合他的個性。
所以在努力學習突厥語並深入研究一番突厥內部的形勢後,他便踏上了北行之路。
宇文憲聽說以後親自上門勸說,希望他能打消這個瘋狂的念頭,畢竟宇文護特意交待要看住晏無師,不要讓他再招惹來麻煩。
可是這才呆了一個多月,晏無師就又要出走了,宇文憲著實有些犯難。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謝陵大致看透了宇文憲。
這小子雖然善謀多略、智識不凡,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左右逢源之輩。一邊交好兄長宇文邕,一邊又不放棄宇文護的恩惠。
盡管他帶兵打仗有一手,做大事卻猶豫不決,不能在哥哥和權臣之間做出選擇。
所以他想了一個自以為的妙招,那便是兩邊不得罪,做著二者之間的傳聲筒。
即使短時間之內看不出什麼禍患,可腳踏兩隻船,隨時都會在陰溝裏翻了。
晏無師起初還讓謝陵交好宇文憲此人,說他可以作為宇文邕之後的靠山。
於是謝陵將自己觀察到的一些端倪逐個向他分析了一遍,晏無師似被說動,之後便沒怎麼提這茬了。
宇文憲現在看著是很風光,但開了上帝視角的謝陵知道此人難成大事。選擇了他不僅不能為浣月宗延續榮華,反而會帶來災禍。
他的確已經確定好了下家,但絕不是此人,宇文憲早已被自己在名單裏pass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