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朕是不是做錯了。”

李世民有些心痛。

“李祐在齊州,搞出來個香水,朕連是啥都不知道,他就輕鬆從這些平日裏號稱家徒四壁的人手裏卷出來如此巨額的金錢。”

“朕感覺,以往真的是看錯了人啊。”

長孫皇後繼續沉默。

“觀音婢,倒不是朕小氣。”

“其實以前有官員建議過,廣開通商,收取關稅,大唐國庫就會充盈。”

“而百姓那邊,一年到頭,種糧之稅,可以減少。”

“當時朕昏了腦袋,以為加稅就代表著朕的重視,如今看來,那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啊!”

長孫皇後歎息一聲:“陛下所言,不無道理。”

“當今天下,商賈極多,陛下對商賈收稅不多,限製卻多,這並不是重視。”

“昨日,臣妾也想過一個問題,區區香水,就可以讓那些人露出馬腳,這些錢看似是齊王賺了,實則很快就會用來建造齊州城。”

“臣妾自問多次,不懂齊王的做法。”

“可齊州百姓變得富裕,那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身為大唐枕邊風第一人,大唐皇帝aka後宮話事人,經過多年的曆練,長孫無垢心裏也如同明鏡一般。

大唐要想賺錢,就不能要麵子!

幾百戶幾千戶農戶養一個貴族,定然不是長久之計。

自己的兄長長孫無忌上次回來的時候,私底下和自己探討過一個問題,說起來,長孫無忌就哭了。

現在的勳貴不多,爵位也不多,大唐百姓靠著每年的賦稅還可以養得起。

如果有朝一日,大唐百姓不見多,而勳貴越來越多呢?

大唐若是整個年度的稅收都養不起這些人了,怎麼辦?

當時雖然兄長已經喝醉,但這番話出來,卻是言辭懇切,聲聲入心。

李世民噌的一下坐了起來,麵前的窗紗厚重,遮擋了今日的陽光。

李世民抬起手,拉著窗紗一角,猛地抖動。

嘩啦!

“陽光猛烈,萬物顯形!”

“朕決定了,從今日開始,要真正為百姓著想。”

“什麼商賈,什麼勳貴。”

“什麼官商,什麼八方來朝。”

“都沒用!隻有百姓賺到錢,才是有用的!”

李世民咬牙切齒。

他對於這個決定,充滿了熱切,但對於出現這個決定的原因,他是一百個不願意。

朕才是一國之君,為什麼要靠著一個逆子來提醒朕?

你在教朕做事?

李世民不情不願,但理智上他知道這是對的。

至於為什麼對,他還有些朦朧。

政令的頒布,幾乎和李世民的覺醒是同步進行的。

長安城裏,一片哀嚎,五姓七望的產業在長安東市和西市之中相繼被查封。

李世民在朝堂上第一次拔出了鋒利的天子劍:給你們一個月時間,清算完成。

這一刻,五姓七望才意識到一件事,他們的手,從魏晉時期,到現在,伸的太長了。

以前的他們,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君王。

誰當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隻要不耽誤他們壟斷天下就行。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可現在,一切似乎朝著不一樣的方向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