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論齊州城中商機的擴散速度(1 / 2)

半個時辰之後,商賈美滋滋的從這店鋪之中走出去的時候,他臉上揚起一種愉快的光芒。

新衣服穿在身上極為合身,衣襟前方有一條藍色的布帶,背後則是如同輕紗一般。裏麵穿著保暖貼身衣物,外麵穿著這件衣服,完全不冷。

之前因為穿的太厚的緣故,燥熱無比。

現在神清氣爽,清涼無比。

到對麵的羊肉館裏喝碗羊肉湯的功夫,商賈就看到了熟人。

“哎呦,老孟,你今兒啥情況,怎麼穿的跟個書生一樣。你不會想讀書去吧?”

老孟臉上泛起一種難以言說的自信。

他並不知道,每一個穿新衣服的人,總是會莫名其妙的自信。

“嗬嗬,不至於不至於。”

“這衣服輕便無比,渾身舒爽,也不貴,正好啊。”

“讀書那種事情,隻能心向往之啊!”

裝逼還是他會裝。

一旁的商賈嘿嘿一笑:“哪裏買的?”

“還別說,這布料看著不一樣啊。”

“我家有個布莊,這種布料,我可沒有見過。”

老孟笑了笑,喝了一口湯,隨後才緩緩說道:“就是那間鋪子,對麵的。”

不到一個下午,整個齊州新城之中,已經有十幾號人開始穿上這種衣衫了。

這種神奇的布料,迅速引起了商賈的重視。

他們本著在齊州任何事情都可以發財的心理,立馬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來往的人鑽進店鋪之中,目光如炬,一個個閃耀著的都是財富的貪婪。

沒有人不會在乎自己錢能不能變多,也沒有人不會在乎發財致富的新方法。

李祐很歡迎這些人,作為大唐最大的生產者,他掌握著幾乎目前大唐最好的工坊,生產的東西批發價很高嗎?

並不高!

但成本同樣也不高。

利潤可觀,加上無敵的數量堆積。

短短將近一年的時間,理由幾乎積攢了過去大唐十來年才積攢的財富。

其實老黃和馬周不是沒有提議過要把所有的東西都自己銷售,雖然攤子鋪開了,但賺得多。

不同的地方,價格不同,利潤還可以更高。

但李祐否決了這個提議。

無他,那樣的話,有錢的人該有錢還是有錢,沒錢的人還是沒錢。

藏富於民,才能讓錢流通起來。

流通起來的錢就像是流水一般,明明同樣的一千貫從你這裏到我這裏,再流向你那裏。

但過程中,參與的每個人都獲得了不同的東西。

藏富於民,才是真正的持久的富裕。

齊州百姓很明顯受益極深。

批發衣服的人,很快就出現了,當然,布料的批發也是批發。

你們賣多少錢我不管,但整個大唐所有的生產資料,都得從我這裏買。

這就相當於後世某個國家擁有光刻機一般,又像是某個公司擁有世界上唯一的水墨屏。

你有了獨一無二的東西,任何人都要仰你鼻息。

這才是格局。

什麼到了大唐就得搞事情,來到古代就得造反,說實話,李祐一點也不覺得有趣。

三天之後,整個齊州城都開始穿這種布料了。

便宜,耐用。

關鍵是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