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州之地,大地蒼茫,莊稼似乎得到了某種召喚一般,瘋狂的從土壤之中鑽出來,探出腦袋,和這個久違的世界打招呼。
李祐站在田壟上,呼吸之中,都帶著田野泥土的氣息。
“王爺,您看,東邊的水車雖然數量少,但每一架都抵得上西邊的小水車兩個,東邊的農田稀疏,西邊的密集,如此搭配,正好解決了百姓的澆灌問題。”
李祐目光掃過遍地的水車,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說生產力,才是解決農業問題的關鍵。
隻有打造充足的生產力,並且將生產力轉化為可以利用的工具,才能實現對農業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甚至,質的飛躍。
就算是李祐見識過後世的集體作業,大規模機械化農業,如今在唐朝,看到田野之中密密麻麻的人群的時候,看到那些時而抬頭,時而彎腰下去的農民的時候,他依舊震撼無比。
人類的進步,就是在這麼一起一落之間,一點點進步的。
整齊的耬車和曲轅犁,早就已經在田間地頭排布好了,上麵沾染的泥土被農婦耐心的清洗掉,隨後擦幹,放在陽光之下晾曬。
所有齊王府的莊戶,現在做任何事情,都有嚴格的分工,整齊劃一。
不遠處的農田裏,大棚聳立,就像是平原上凸起的密密麻麻的墳包。
李祐看到這一幕,不由自嘲一笑,可不就是嘛。
人們用墳包的風水,保佑後人,承載希望。
大棚也是如此,看著像墳包,但又不是墳包,卻也有著同樣的希望所在。
“馬周先生,這些莊戶的新莊子建造的如何?”
齊州城擴大,以前的村莊一定要搬遷的,他們可以選擇在齊州新城裏,也可以在外麵。
按照李祐的計劃,這些人選擇在城中,比較穩妥,他們會有自己的小院子,每天也可以出城勞作。WwWx520xs.com
但殊不知,華夏民族對於土地的眷戀,是無法徹底改變的。
他們選擇了在城外農田盡頭,建造新的村莊。
這就用到了工匠。
現在的齊州工坊,裏麵至少有將近幾萬工匠,這些工匠經過不斷的內卷,打磨之後,技藝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隨著他們手裏麵的工具的革新,他們做事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讓他們建造一個村莊,可能根本用不了太久,從建造到入住看,大致也最多需要三個月時間。
這就是集體的力量。
“王爺,早就可以了。”
“如今莊戶門已經住進去了,隻不過,接下來,我打算給他們在村子裏建一所學堂,這樣孩子們上學就近了。”
馬周說到這裏,難掩興奮之色。
可以說,整個齊州擴建,都是從他手裏過的,換句話說,他見證了齊州新城的建造,甚至,可以說他建造的齊州新城。
這是一座前所未有的城池,和華夏流民任何一座城池都不一樣,人們隻看到城池的繁華,看不到鄉野的榮耀,馬周看到了。
他要給那些貧苦的孩子們建造學堂,他不想讓那些農戶家的孩子,長大以後,還是隻能當個農戶。
雖說,在齊州當個農戶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