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樓絨絨並不知道,今日考校她的這位先生,當年做官的時候,本也是少年得意、早早上榜,卻因為拒絕賄賂上峰,得罪了頂頭上司,多年不得升遷,最後憤而辭官,轉而專心治學。
此次冷家從白鬆書院請來的幾位先生裏,旁人或是因為年邁力弱休養生息、或是想要落葉歸根重返故土。
隻有田開元一人,還未到知天命之年就離開了書院,其原因也是看不慣書院中某些沽名釣譽之輩,旁人都勸他忍耐,但他卻是個壓不住脾氣的急性子,跟人正麵起了衝突。
偏偏那人在書院中正得勢,經此一事,田開元在白鬆書院處境愈發艱難,幹脆卷了包袱離開了書院,跟著幾位老先生一同上了京城。
樓絨絨也算是倒黴,若換了旁的先生,興許也不會對她的回答如此敏感,偏生遇上了田開元,因為知道來應考的都是權貴子女,不相信樓絨絨六歲了才啟蒙三月,且三個月便能達到如此地步,這才冤枉了她。
樓絨絨去請冷玉蘭出麵幫自己解釋,冷玉蘭也沒想到會鬧出這等誤會,自然是想著幫她趕緊解釋一番,連忙趕回娘家,想求見這位先生。
然而田開元知道此事後,卻因為先入為主,覺得樓絨絨不僅愛慕虛名,還連累長輩為自己奔波,妄圖用人脈走後門開小道,對樓絨絨的觀感更降了一分。
最後不僅冷玉蘭沒見到田開元,樓絨絨那份原本寫著“中”的答卷,也被田開元大筆一勾,改成了“下”。
而知曉冷玉蘭也吃了閉門羹的樓絨絨,頓時覺得自己此次一定是錄取無望了。
旁人都提心吊膽地等著最後的錄取的名單,樓絨絨卻反倒定下心來了。
錄不上就錄不上吧,大不了明年再考,她幹脆繼續讀她的《論語》和《陶淵明集》,因為考校持續三天,丙班考完了還有乙班和甲班,等最後三個班的錄取結果都出來了,才會一起公布。
在等待出結果的這幾天裏,樓絨絨依舊日日堅持練字。
田開元說她的字風骨不足,除了她年幼手上無力的緣故,主要原因還是她一直臨摹的字帖過於基礎,練字的目的也主要向著方正清楚的原因。
磨刀不誤砍柴工,她倒並不著急一口吃成個大胖子,隻慢慢尋了各位書法大家的字帖來臨摹。
費鶩蘇雖然是武將出身,但卻寫得一手好字,當年的課業也很是優秀,若非攤上了個糟心爹,說不準也不會孤注一擲,年少參軍,最後反倒成了威懾周邊各國的人形兵器。
樓絨絨從他的書房翻出了不少如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的古帖,出於現代人的習慣,她還是更傾向於先學習楷體,因此挑選了柳公權、顏真卿等人的楷書名帖臨摹,看著自己的字一日一日地進益,也算得上樂在其中了。
蕭玉兒則就沒她這麼好的耐性了,每日都派人去冷府門前,看最後的錄取結果出來了沒有,也不讀書了,一天天就跑來在樓絨絨身邊求神告佛,希望自己能被錄取。
樓絨絨對此已經很是習慣,任由蕭玉兒在自己身邊轉來轉去,卻絲毫不被影響,依舊讀自己的書,練自己的字。
終於有一日,蕭玉兒派出去的丫鬟回來的時候滿是興奮,剛進府門就大聲喊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