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為什麼呢。

薑楊神色恍惚了一瞬,看著眼前依然長大成人的少年,竟一時說不出話來。

時間一晃便是幾十年,他甚至記不清長姊的樣貌,記憶裏隻剩下夕陽下阿姊縱馬紅裳的剪影,甚至都要靠竭力回想,才能從薑聿的臉上,看出一二分熟悉。

薑老將軍一生隻有兩個兒女,是一脈相承的將門。

一輩自己的母親生了四個孩子,竟全都是兒子,薑老將軍是最小的那個,其餘三個哥哥都在他之前,先後死在了沙場,老太君也因之悲絕而亡。

到薑老將軍這一輩,娶妻之後頭一胎,便生了個女兒,長得又水靈又漂亮,像極了她的母親。

薑老將軍高興壞了,當即便給長女起名"薑心月",以表示女兒在自己心中的珍貴和愛護。

後來隨著薑心月漸漸長大,薑老將軍更是發現,女兒不僅繼承了母親的聰慧大氣,又有著過人的武學天賦和領兵之才。

如此一來,便對長女愈發珍重寵愛,更以女兒為驕傲,說是將其視為掌上明珠,天上明月毫不為過。

反觀後來生下的薑楊,當年薑夫人生他的時候,因為胎位不正,血崩難產,生下他後還沒來得及看他一眼,便撒手人寰。

他出生尚不足四斤,生下來就克死了自己的母親,又自幼身子虛弱,人也總是蠢笨許多,便一直不得父親偏愛。

雖然薑老將軍沒有因為他母親生他難產而亡,便怪罪他,依舊好生教他本領,教養他長大,但他心裏卻清楚得很,父親對他,遠沒有對長姊那般驕傲滿意。

連薑楊這個名字,都是那日母親生他的時候,屋外種著一棵楊樹,長勢喜人,穩婆抱著他詢問父親給他起好的名字時,父親隨口便給他起了這個名字。

他拚了命地習武,學習兵法,才能得到父親一句讚賞,勉強在父親手下領兵。

可長姊卻幾乎輕而易舉,便成了父親手下最得力的將領,得百姓愛戴,將士臣服。

他記得父親不止一次地在人前說過,長姊是他此生最得意的成就,將來要讓長姊繼承他的衣缽,替大慶鎮守邊疆,可卻對他,卻從來隻會溫和地囑咐,要他注意身體,不必太過憂心軍中之事。

不甘心嗎?

薑楊想,他的確是不甘心的。

不僅是不甘心,甚至於,有很長地一段時間,他嫉妒,甚至於有些憎恨長姊了。

旁人家中,都是兒子繼承父親的衣缽,可在薑家,父親卻毫不猶豫便偏向了長姊,這讓他心中如何平衡?

便是再溫和再柔順的人,日子久了,心中亦會積攢出怨氣。

而當這種怨憤積攢到一定程度,人就會失去理智,做出一些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錯事。

那時薑家一門,堅守一城,在沒有援軍、軍糧不足的情況下,愣是在北秦的攻勢中艱難撐了一個月,撐到彈盡糧絕,不得不宰殺情同戰友的軍馬分食。

在那個時候,軍民幾乎沒了分別,但凡是城中還能站起來的百姓,都要拿著武器抵禦北秦的軍隊,所有人都忍饑挨餓,卻還要強撐著,在薑家人的帶領下守著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