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北秦還能臨時再拓新路,橫向重新打開新的通路,可這樣一來需要時間,二來……這便意味著,他們不得不橫向鋪展開兵力,無形之中,便讓大慶減少了許多壓力。
之後的事情,便要簡單多了。
有清醒的將領,當即便反應過來,聚集了所有兵力,拚命配合費鶩蘇,竭力剿滅被困在其間的北秦先頭部隊。
在費鶩蘇手下的幾千將士消耗殆盡、北秦人開拓出新的通道之前,大慶終於好不容易將這塊硬骨頭啃得七七八八,隻剩一些將領和少數兵卒逃了回去。
這一戰,可以說是北秦同大慶宣戰以來,大慶所打的第一場還算得上像模像樣的勝仗。
消息傳回京中,先帝大喜,當即便獎賞了參與這一戰的將領,更是對費鶩蘇愈發青睞有加。
可惜這一場苦戰之後,費鶩蘇手下的三千精兵,卻隻剩下了不足三百人,然而能從鏖戰之中存活下來的,皆不是等閑之輩。
這幾百兵卒,也就是後來費鶩蘇手下令北秦人聞風喪膽的四字軍的雛形。
費鶩蘇立了功,被提拔之後,手下便有了更多能用的將士,一麵應戰,一麵亦沒忘了以近乎殘酷的方式訓練手下的兵卒。
立功、被提拔、領兵、再立功、接著又被提拔……
這樣的循環,幾乎貫穿幾年間費鶩蘇與北秦軍隊相戰的所有生涯。
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個說法,若是能進費鶩蘇手下的四字軍,雖然要比其他將軍手下吃更多的苦,但卻也是最容易立功的,隻要你不怕掉腦袋,去四字軍絕對是升銜最快的。
就這樣,費鶩蘇一路從一個無名小將,愣是最後成了大慶的主帥,一步步將天平扭轉過來,最後甚至率兵踏破北秦十二城,逼得北秦不得不放低姿態,伏小求和,創就了令北秦小孩夜啼的威名。
薑聿自記事起,北秦就已經戰敗了。
那時他尚疑惑過,為何北秦戰敗之後,狼主會勒令全國上下,學習大慶官話,甚至鼓勵民眾學習大慶文化,宮中十幾個皇子皇女,更是帶頭作則,北秦上下,儼然一副以大慶為學習榜樣的模樣。
現下聽完鄭百盛的講述,他倒是有些明白,為何那個老東西會對費鶩蘇如此警惕戒備了。
他正想著,一旁的鄭百盛卻已然停下了腳步,笑著道:
“老奴便送您到這裏,您今日且先回去,陛下說了,會仔細考慮您的提議的。”
薑聿這才抬頭,方察覺自己二人已然行至宮門處。
郢澤如今還沒有完全信任自己,且這等大事,郢澤也絕不會這般輕易便應下,若是他今日便答應了他,薑聿反倒才會覺得,對方不過是在敷衍哄騙自己罷了。
不過他亦並不著急,拱手同鄭百盛行了一禮,轉身便就此離去了。
鄭百盛微微點頭以作回應,待薑聿走遠後,又站在原地看著他的背影出了片刻的神,方才一擺拂塵,轉身向禦書房走去。
回到禦書房後,郢澤已然放下了有關忠毅侯府的卷宗,換了今日的奏折來批。
令鄭百盛沒想到的是,此刻郢澤身邊竟還站著忠毅侯府世子、薑楊的嫡子薑炳明,且看兩人之間的氛圍顯然已經是談過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