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何雨柱所料,劉秉湘最後還是同意了他另起爐灶,到東北單幹。
不過她也有要求,她對何雨柱說,就這兩萬塊,多了沒有,不管你能不能實現自給自足,往後廠裏也不會再給你一分錢,真要揭不開鍋了,自己想辦法。
其實劉秉湘也有難處,現在廠裏已經處於停工狀態,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恢複生產,而且這期間廠裏所有的開支上麵都不管,各單位自行負擔。
工廠可不比小單位,你省著點兒花,說不定還能挺到過年,這千人大小的廠子,一天的開支就能頂得上小單位一年的花銷,現在財務上也吃緊的很,能擠出來兩萬塊錢已經很難得了!
而她不知道,何雨柱要這兩萬塊錢,其實也是個借口,要是一窮二白的去了,他手裏的東西不好拿出來,拿出來就沒法證明,也是個麻煩。
但有了這兩萬塊錢,事情就好辦多了,比如買種子、工具、租賃機械設備等等,另外還有工人的工資,雖說讓她們去開荒,但一分錢不給人家,是個人都會不滿。
當然了,工資可不能照著機械廠的標準來發,幾百號人呢,兩塊錢也不夠。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幾百號人也不是一下子都到東北那疙瘩去,是分批的!不分批不行啊,你想想,這次行動可是全國範圍內展開的,近千萬人啊,真要一下子都趕到鄉下去了,咱老百姓能受的了嗎?㊣ωWW.メ伍2⓪メS.С○м҈
據可靠資料,五六年開始搞下鄉活動,直到六六年,也就是今年運動爆發之前,十年間也總共不到一百來萬人,而這次行動和之前相比也大為不同。
之前去的那些人,大多數是自願的,他們是真心想用知識改變命運的人,紮根到農村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他們是真正的在創造財富。
而現如今這批人,他們大部都是去接受勞教育的,並不是真心去幹活的,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來自大中城市裏的知識青年,他們過去所接受的教育說白了,就是想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得到國家給的鐵飯碗,這輩子就算沒白活。
現在把他們都趕到農村去,誰會心甘情願?難免心裏有落差,現實與理想不符,他們能踏實的下來嗎?
答案是否定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除了搗亂之外,他們啥玩意兒都不會幹,而且還會把在城裏搞的那一套,在農村發揚光大,你想想,又是一個十年呢,就他們的破壞力,能給農村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不用想也知道。
隻是苦了咱農民伯伯,老實本分了大半輩子,到了還要受他們欺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咬碎了牙隻能往肚子裏咽,別提過的有多苦了。
機械廠也要遵循分批分次的原則,三百號人,先期過去五分之一,也就是六十人,六七年再去剩下的三分之二,也就是一百八十人,而到六八年的時候,三百人才全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