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六七十年代,我國自主研發的機床已經達到了一流的水平,而高精密機床的精密度都精確到了微米,像中海第一機床廠在六三年就完成了螺旋傘型的齒輪機床,這種機床不僅可以加工汽車、拖拉機上麵的零部件,就連飛機上麵所需要的高精零部件同樣都能完成,精度已經達到了一級精度,而且在此基礎上還實現現了半自化進程,像自動進刀、退刀、換齒,並在加工完成後還能自動停機!你說牛不牛逼~

在同年六月,無錫機床廠又製成了曆史重型內燃模床,這種機床的誕生,也標誌著我們國家的工業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截,這種機床的加工精度都是以微米來計算的,還有重型外燃模床,可以加工大型的曲軸和其他大型的零部件。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研發成功是一回事,到應用於實踐又是一回事,這時候由於技術封鎖,我們沒有工業設備的參照標準,所以機械構造方麵就出現了弊端,設備頻繁出現故障,維修起來非常的麻煩,通常一台設備麵前都要配備五六個技術員,來應對突發的狀況。

麵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也在國際社會尋求幫助,希望能得到技術上麵的支持。這時候我們國家也就和歐洲的關係還算融洽,至少他們沒有像蘇國和美利間那樣冷漠無情,但畢竟是技術輸出,就算歐洲各國想從中賺取利益,那也得看老大哥的臉色,他們不發話,歐洲各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沒辦法,自從二戰以後,歐洲各國就變成了美帝的小跟班,老美讓他們往東他們就不敢朝西,就算是給他們挖坑,他們也得往裏跳,而且還不敢反抗。

可能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美利間挖坑歐洲諸國就要往裏跳呢?從暴打科索沃再到現在的俄烏大戰,美利間尋釁滋事,然後歐洲人集體買單,同樣的配方,相同的味道,歐洲就像一個傻白甜一樣,被人賣了還在傻傻陪笑!

那你就會問了,為什麼歐洲總是被美利間牽著鼻子走呢?其實要聊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二戰結束後美利間人的騷操作開始講起,大家都知道,二戰中德國人到處拆家,歐洲大部分國家都被打成了廢墟,工業基礎設施也實摧毀,有幾千萬老百姓無家可歸,作為老牌帝國,瑛法被德國人錘的生活不能自理,蘇國雖然以俄式戰損比推德國,但人口消耗實在是太大,也隻下剩下半口氣,這個時候,放眼整個世界,都已經無力阻檔美利間人的崛起。

按照曆史的經驗來判斷,一個超級大國想要製霸全球,那必然要通過暴力輸出來折服幾個懵懂的小弟,然後再搞個年終進貢的遊戲規則,幾千年來我們的大唐,還有大英不都是這麼玩的嘛?

隻不過這回美利間人卻沒有這麼幹,美利間控製歐洲的方式並不是通過暴力碾壓的手段逼著對方認爹,而是非常巧妙的解鎖了另一種“姿勢”,那就是通過經濟援助,讓歐洲各國都捆綁在美利間人的經濟齒輪上,他們利用資本和技術優勢,從而轉化為政治上的控製,在我們的中學課本上管這個玩法叫做“馬歇爾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