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買書還要憑證和票據,衛菁菁沒有這些東西,陸征帶著她東拐西拐到了一個廢品站收到了一點書。
不過也都沒有什麼好書了,數學題收到一本,英語課本也收到了一本,語文課本沒有,但是陸征悄悄說,他阿婆留下來過幾本國文書。
兩個人又采購了一些家裏的用品,就一起坐車回家了。
下車走到回家的路上的時候,衛菁菁還是忍不住地想那些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她想的很清楚,恢複高考的第一次是在77年12月10日。文化很重要,她在現代的時候離高考也過去了十年了,現在再來一次其實她心裏還是有底的。
她當時參加了高考,考的是國內一流的大學,本身就是有文化底子在的,研究生才出國進修的,而且聽說第一次高考放出來的題目並不難。
現在開始準備,她一定考得上。
在書裏麵的景琛陸征和林夏都是78年的高考才考上的,如果說要進城,高考絕對是個最好的路子。
高考是一定要考的,但是明年兩個孩子才剛剛出生沒多久,這對她來說也是個難事。
隻是這難事也並沒有困擾衛菁菁多久,因為她向來是當下什麼事情最重要就做什麼,眼下是孩子的事情最重要,但是學習的事情也不可能能放下。
學習是根本,學曆是這個時代人要發展的基石,更是去大城市的敲門磚。
他們不會在村裏呆一輩子的。
“在想什麼?”
思緒還在飛,耳邊忽然響起男人如沐春風的聲音。
衛菁菁抬起頭看著他。
陸征露出了一點兒困惑。
他總是有著出乎這個年紀的成熟,考慮事情的時候也麵麵俱到。
但是他也才二十歲,翩翩少年郎,怎麼會是鄉下的泥腿子呢?
她忽然打定了主意,心裏也豁然開朗了。
剛才的疑慮,無非是關於明年的高考她舍不舍得讓陸征先去,陸征在書裏是自己白天上工晚上學了,一整年才考上的大學。現在如果就開始準備,他也能考得上,更不要說她還可以幫他複習。
她顧慮的是孩子們,也顧慮自己沒有他能不能習慣,能不能把小孩自己拉扯好。
但是村裏的生活對於她而言並不是那麼難過,像陸征這樣做苦力的才難,她不想他青春的汗水都流到泥土裏,能早一點去,也是好事。
“沒什麼。”衛菁菁對著他笑了笑,後來還是問了一句:“陸征,如果你有進城的機會,但是我沒有,你會進城嗎?”
陸征想也沒想,“不會。”
不過他又馬上說:“但是如果你想進城,我是願意的。”
“走咯,回去做好吃的啦~”衛菁菁聽了他的話心裏就更不糾結了,拉著陸征的手往家裏快步走了。
陸征無奈地跟在她的後麵,“不急的,你慢一點走。”
不過才一回到家,衛菁菁就喜迎了新鄰居——張秀。
她帶著兩個女兒正在裏裏外外的做打掃。
這件事情早幾天還在曬麥子的時候她聽秀姐和花姐提過一嘴,她也確實記得比陸征家還後麵的村尾還有一間小房子,比陸征家這邊還要小一些,兩間房,一個小院子。
衛菁菁高興地打招呼:“秀姐!你這麼快搬過來了?!”
她有心想和張秀聊幾句,就讓拿著大包小包的陸征自己先回屋子了,陸征知道她和張秀關係還行,也不是什麼壞人,就順了她的想法。
張秀看了衛菁菁也挺高興的,這幾天衛菁菁都不上工了,送飯也是在麥子地,和她們上工的地方並不一樣,所以沒有見到。
而且家裏又有兩個城裏來的軍官哥哥,還真沒好意思上門找,不然就跟攀關係,故意在人軍官麵前亮一眼的感覺似的,她可不想做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