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花費了一個小時,才是和相關人員談好往下合作的詳細內容。

身為圈內自帶招黑體質的樂評人,徐哲完完全全是獨一檔的存在,你說他的評價不合理吧,但又極富專業性,說他專業吧,可他總能從一些奇奇怪怪的角度給你挑出一些壞骨頭,還能為一些冷門歌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賞析。

偏偏又絲毫不在意外界的風言風語,固然有一批視他為牛糞的觀眾,但不知不覺間也累積了一大批的粉絲。

如此特別的個例,自然也是被圈內一些公司放入了合作表中。

公司旗下的新人缺曝光度了,花點錢合作,買一篇貶意多於肯定的樂評,又能賺到這邊自帶的熱度,又能提純粉絲,一頓操作,說不準就是一個熱議話題上熱搜。

回報率相當之高。

這種交易,對他來說也是吃兩邊。

一邊收錢,一邊吃楚寧的流量,穩賺不賠的買賣。

縱使前麵才被楚寧公然罵了一句,又被諸多網友陰陽怪氣追著噴,他也毫無心理負擔。

賺錢嘛,不寒磣!

確定那邊預付款到賬,徐哲鬆了鬆手指,好再寫下一篇的樂評,一抬眼便見到後台消息又擠到了999+。

要知道,半分鍾前他才清理過一遍。

“這熱度真是大,”徐哲不以為意,甚至還有些興奮,“看來以後可以考慮當個純純正正楚黑了。”

可在見到那位小青都@自己的後台提醒時,徐哲還是不由皺了皺眉頭。

【徐老師,你看看您是香蕉皮,還是雞蛋殼,或者是沾滿油漬的餐巾紙、三者都不是,那就是塑料袋了吧?】

徐哲在意的並不是對方這句譏諷,而是擔憂這位異軍突起的後輩奪走分走本應屬於自己的流量。

皺著眉,他打開這篇為反駁自己特意發表的樂評。

越看,眉頭越是難以鬆開,如同是被膠水粘在了一起。

“這首《東風破》真有這麼邪乎?”

身為業內人,徐哲自然清楚前麵那首《青花瓷》的水準,的的確確是劃時代的作品。

但能否真正成為劃時代,除去市場響應外,還得跨過資本那一道坎。

資本的盤子,可不是你想動就動,想分就分的。

打開音樂軟件,徐哲也是認真聽了起來。

一遍接著一遍地播放,緊擰的眉頭鬆是鬆開了,可臉上的表情卻是越來越嚴肅。

論受眾廣度,之前的《青花瓷》更勝一籌。

可論旋律編曲以及【國風】樂器元素的交融,以及歌詞上,這首《東風破》顯然要優越些。

不是說二者孰優孰劣,而是說兩首歌側重點有所不同。

十多遍下來,徐哲還是有些難以置信,口中的香煙也叼了一根又一根。“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

徐哲口中輕聲念叨歌詞,念著念著又哼了那句:“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就如同前世藍星的b知上有一條網友對《東風破》的評價——見到這句話,誰能完整將它整句讀出來的?

潛台詞就是在曆經那個年代音樂洗禮下的人,隻會將這句哼出來,或者在心中直接唱出來。

“這種詞,你楚寧是怎麼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