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一個人唱歌時的聲音到底好聽不好聽?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她哼兩句。
無論是成句的歌詞,還是單純的旋律音節,都可以。
就像有些歌手喜歡在一首歌中唱某些音節,不全是炫技,更多的是用最簡單的音節去傳遞她所表達情緒。
強如某些人,單用一個或是多個音節,就能演繹出一曲天籟。
而隨著怪獸先生聲音,觀眾也是忽的就仿佛是感受到了來自了沙漠的風。
眾所周知,沙漠晝夜的溫差,足以折磨死沒有防備的旅人。
可這股風,卻能給人帶來以溫暖。
正如怪獸先生的歌聲給人的感受。
歌曲的往下繼續。
怪獸先生和楚寧的對唱也是讓觀眾不禁沉迷。
兩人的歌聲,仿佛是磁鐵的兩極一般,互相吸引,而在磁場的作用下,更是猶如天作之合。
拔高聲調的楚寧,也是將歌曲的情緒遞進到了個小高峰。
而隨著旋律的流動層層遞進,歌曲的情緒也被推到了一個頂點,最終也在怪獸先生的歌聲中,盡數爆發!
這個爆發,也是得益於楚寧甘願當綠葉般的和聲,才使得聽眾又是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不問得失,無悔對錯。
讓月光,帶我回家,牽著我的手。
讓來路,帶我回來吧,歸途上,總有風……
淚與淚重逢……】”
在他收聲後,一直在默默為他和聲楚寧也是默契接上,兩人開始合唱:
“【唯有愛證明活著!
四月,燕子又飛過,夏夜會複活蟬鳴。
歸來吧,歸來吧,不管你失去什麼。喵喵尒説
冬天,升起了煙火,就原諒大雪寒冰。
歸來吧,歸來吧,從荒漠裏,奔向我!】”
已經接近歌曲尾聲,楚寧的聲音又是不知不覺漸漸小去,轉而成了適時的和聲。
兩人合唱部分結束,怪獸先生幾乎是沒有停頓,又是透過麥克風,將自己那空靈之音遙遙傳遞出去。
“【wu~】”
“【歸途上,總有風!】”
隨著這一句的情緒再次爆發,伴奏聲也漸漸輕下。
正當觀眾以為歌曲到這裏應該就是結尾的時候,舞台上的怪獸先生竟又是在漸淡的伴奏聲中,似唱似呢喃般開口,猶如在你耳邊溫聲細語地告誡著:
“【聽見了嗎,要走向篝火,
別睡著了,這不是盡頭。】”
這種呢喃,又是讓聽眾不由自主呼吸一滯,然後身體又是整個放鬆而下。
而在伴奏聲終於停下的時候,舞台大屏幕上,又是一隻紅旗緩緩升起,與之同步是一小段的文字:
【聽見了嗎?
歸途中的旅人,你該走向篝火,因為那是光明,是溫暖。
再困,再累,你也別睡著,要把眼睛睜開,這還沒到呢,還不是路的鏡頭。
你瞧,遠些就有紅旗在那飄呢?】
……
……
隨著舞台燈光再次亮起,兩人的表演也到此結束。
而台下的現場觀眾卻是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等了好一會才在某個掌聲後瞬間如同擂鼓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