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1 / 2)

儒與蠕,隻是差了一個偏旁,可不管是詞性還是結構上卻是天壤之別。

儒,是人。

蠕,是蟲。

於華再次開口道出的一番話,可以說是文化人吵架。

——【“高端局,這把是高端局。”】

——【“不會是於懟懟,這番話直接把龔聞說的臉色都青了。”】

——【“於華老師的素質有待降低,終於是知道以前看古裝裏那些奸臣時候,為什麼會氣得肝疼了。”】

可龔聞的那番觀點也算不上錯,彈幕其實也有不少支持的。

——【“龔聞老師說的不也是挺有道理嗎,文明才是一個國家最為可貴的,你就算要打仗,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打吧,總要考慮當下情況,戰場地形,雙方實力差距等等吧?”】

——【“是有道理,國戰又不是兒戲。”】

在龔聞的半刻意挑起的對立話題中,網上也是漸漸開展了下一輪的討論——【假如國難在前,你是會舉刀,還是合書求全?】

……

……

正好閑下的楚寧,也在看著《詩書中華》。

這類綜藝,也是他前世偏愛的一種,有深度有內涵,引人深思。

而這檔節目放在前世也會是能大火大熱的高質量綜藝,畢竟比那些偏嚴肅向的多了能和更多觀眾互動共情的地方。

至於你要問楚寧對那個話題持什麼觀點?

抱歉,小小憤青一個。

國將亡焉,豈有講禮之說?

就光以這段曆史的結果來說,定然是武將的觀點為對。

想了想,本不準備再用馬甲搞事的楚寧,還是給節目組發了兩篇投稿去。

……

……

節目錄製現場,兩人從一開始的火藥味漸濃,也直接到了爭鋒相對,各種引經據典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但兩人這個年紀這個身份,也知道點到為止,過猶不及。

最後在溫老爺子和主持人的引導下,也是漸漸停歇這場爭論。

見場中氣氛恢複正常,聽著耳麥中導演組的叮囑,主持人也是順勢將話題帶到了最後的環節。

不過這回卻不需要他像上回再一一問過。

在剛剛那張爭論中未落下風的龔聞接過話題,倒背如流般得念出了幾首赫赫有名的文人風骨詩詞,又是加以一頓說,在順道為自己的觀點做佐證的時候,又姿態謙遜地稱自己難有新看法,還是期待觀眾來稿或是於華老師。

又將爭議順帶丟給了於華。

可別高看了文人的心眼,書讀的越多,度量可不一定能變得大。

在察覺到於華這個小老頭表情明顯有些的變化之後,龔聞心中也是樂了。

——這小老頭,寫文厲害,但寫詩,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