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許多年前,世界上就有一個難倒所有人的問題。
名叫“火車司機困境”,又叫“道德兩難問題”。
「如果你是一名火車司機,某天你在行駛過程中,遇到了分叉軌道,你發現正常行駛的規劃路線的軌道上有五個孩子在玩耍,而另一個非規劃路線的廢棄軌道上,有一個孩子在玩耍,火車無法急停,如果繼續按照正常路線行駛,火車就會壓死五個孩子,可如果改變路線,火車就會壓死一個孩子,這時,身為司機的你會如何選擇?」WwWx520xs.com
這個難倒眾多哲學家的問題,在高三一班的第一堂數學課上,黎鳴就曾問過他們。
當時,班上同學的各持己見,其中分為三個派別。
“理智派”的人做出的決定,是讓火車正常行駛,壓死五個人。
因為火車司機的規則,就是不能突然變更車道,如果違反規定,壓死了一個人,那麼就會是司機來承擔責任,但如果正常行駛壓死五個人,便是那五個孩子自認倒黴。
換句話說,如果為了救下五個人,變更車道,從而導致整列火車的人出現意外,那隻能是得不償失。
相比“理智派”,“感性派”做出的決定就並沒有太多的說服力。
他們決定改變火車行駛軌道,隻壓死一個人,讓傷亡最小化。
還有一個派別,叫“不按套路出派”。
他們的發言肆無忌憚,毫無邏輯。
有說直接原地漂移飛出軌道的,也有說s形走位,幹脆壓死六個人的……
總之,就是不按規矩走。
那堂課上,孔舒一直很糾結。
不管是五個孩子還是一個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人命。
雖然五個孩子跑到軌道上玩耍是錯誤的,可罪不至死。
可另一個孩子,難道僅僅因為是少數人的一方,就應該理所應當被選擇犧牲嗎?
所謂道德兩難問題,就是不管選擇哪個答案,都會讓人感到為難。
不過,孔舒最後還是選擇加入了“理智派”,讓火車正常行駛。
現在一回想起來,她突然覺得黎鳴在課上問出的這個問題,與他十四年來所麵臨的狀況,有異曲同工之處。
老婆的一條命與二十四條無辜人的命,他最終選擇了老婆。
私心與良心之間,他選擇了私心。
此時此刻。
三人站在路邊,等待著出租車,彼此沒有對話,氣氛安靜又嚴肅。
“黎老師,你還記得你在第一堂課上,問了我們一個火車問題嗎?”
黎鳴想了想,沉聲道:“記得。”
孔舒:“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個?”
黎鳴想都不想:“自然是正常行駛,如果司機突然改變行駛路線,造成一人死亡,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孔舒:“所以,你隻是不想承擔責任,並不在乎死的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