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這部戲顯然是有原著作為支撐的,但是係統給蘇雲的這份劇本儼然已經超越了原著……
甚至經由蘇雲,拍出了其中超越原著的人文情懷。
故事從安迪進監獄開始,這裏麵的大boss典獄長和安迪從第一次見麵開始,就來了一次‘正麵’的交鋒……
典獄長的台詞非常精煉,而在這部戲裏麵幾乎沒有一句廢話台詞……
所有的台詞都承擔著輸送內容,鋪墊後麵劇情的作用……
“你們被判有罪,所以被送到這來。”
“第一條規定,不許褻瀆上帝,這不許有任何褻瀆上帝的行為。我隻相信兩件事,紀律和聖經。”
“你們兩樣都少不了,把信仰寄托神,把賤命交給我,肖申克監獄歡迎各位……”
這幾句台詞,將典獄長自大的人物形象直接給塑造了出來,並且將‘聖經’這個關鍵物件也給提了出來……
而在後麵的劇情裏麵,肖申克監獄裏麵幾乎所有人都說自己是沒有罪的,加上安迪冤屈進入監獄的這個底色,更是映襯出這些人其實是相反的……
善和惡完全是扭曲的。
看到安迪一反常態的冒進了一次,然後讓所有的人像‘人’一樣坐在天台上喝著啤酒,像是在修繕自己家的屋頂……
‘陽光灑肩頭,仿若自由人……’
看到這台詞,不知道多少人被觸動了,那一瞬間,直接感覺到了這部戲裏麵的人文關懷。
而當後麵的劇情裏麵,摩根弗裏曼飾演的在老布死後,向眾人皆是體製化這個詞的時候……
更是有無數觀眾在電影院被觸及到了靈魂深處。
老布在監獄生活了一輩子,他進來的時候汽車還是稀罕物件,但等他出去的時候汽車已經滿大街都是了……
他和社會嚴重脫軌,他不知道這個社會現在的運行規律是什麼,他更不知道自己在監獄外麵怎麼活下來……
最終,他選擇了自殺。
到死,也隻留下了‘老布到此一遊’的最終遺言……
而老黑解釋的體製化,也非常簡單並且振聾發聵……
“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這就是被體製化了。”
老黑這一番解釋,幾乎讓所有觀影的人都認為這是在影射自己,畢竟體製化這個詞,被涉及到的又何止安迪一個人?
剛工作的時候,我們痛恨……
慢慢的我們習慣,徹底被圍牆限製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理想的希冀,這又何嚐不是一種體製化?
雖然工作給我們提供了生活所需,但我們又何嚐不像是老布一樣,一旦離開了這些,就像是脫軌的列車一樣,不知所措的迎接災難……
仿佛誰都曾夢想仗劍行天涯,最後卻關在生活的監獄裏麵,最終被磨平了棱角。
然而慢慢的,安迪卻展現出了他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地方,他讓老黑由衷的讚歎……
‘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觀眾也慢慢的發現,安迪的確不一樣,他可以執著的給上麵寫信,隻為讓這個監獄裏麵的圖書館變得更專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