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教授這話一出,張偉心裏突然就咯噔了一下,難道鱉寶一網子下去還有漏網之魚?
其他三位教授雖然性子沉著,但聽到這個消息還是第一時間圍了上去。
“老華,老李,老胡,瞧瞧,怎麼樣!這青花瓷,不是假貨吧!老李,你怎麼看?”
“我瞧瞧,我瞧瞧,
不錯,鬥笠碗,標準的康熙時期流行風格;
不錯,看胎釉的話,康熙早期胎體厚重,器口多用醬黃釉;中期胎體相對較輕,有厚薄之分,釉色潔白光亮,呈粉白色;晚期胎質較為細潤,釉色青白。
整體風格,非常偏向康熙中期。”
“老胡,你的看法呢?”
“嗯,差不離了。
如果論紋飾,康熙時一般用瑞獸、八駿,冰梅、朵梅、福壽葡萄、牡丹博古、草龍、人物這些素材。
這早期的話,一般是紋飾與題字相配合;
到了中期,紋飾題材逐漸豐富,包括《滕王閣序》《嶽陽樓記》等等長篇詩賦,經常出現在中期青花瓷上;
晚期,紋飾用的畫筆纖細,手法細膩,畫風趨向圖案化,人物故事、山水樓閣的出現頻率也是越來越高。
據我判斷,這上麵畫得,應該是康熙打葛爾丹。
差不離,是真貨。”
最後,名望最高的華教授也接過了那個茶盞,他端詳好一會,終於給出了定論:
“嗯,康熙晚期青花瓷經常用六字三行雙圈款,這個款識,對得上。
不管是造型、配體、材質,還是畫工、調色、內容,基本可以確定,這茶盞,是康熙中晚期的民窯真品。”
聽了泰鬥們的分析,攤主越來越激動,就差沒跳起來了,他趕忙問道:
“幾位教授,請問一下,這碗值多少錢?”
“小五萬吧,差不多。”
“哎呦喂!等會兒啊,等會兒。”
攤主趕忙從攤子後麵走出來,打開手機前置攝像頭,將自己和邵教授一起框在了裏麵:
“朋友們啊,邵教授,臨海中心大學文學院的邵必殊邵教授!邵教授,您說說看,我這茶盞是真貨吧!”
“是真的,沒錯。”
“能值多少錢來著?”
“四五萬的樣子。”
“好嘞,謝謝您!”
換做平時,不擺幾桌好酒好肉,不送幾盆文竹海棠,不給幾隻畫眉鸚鵡,邵教授絕不可能這麼給人做鑒定。
可今天,他實在是上頭了:
“如何,張總,認輸吧!”
邵教授環抱著雙臂,昂首挺胸,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就差沒把“無敵”倆字兒刻臉上了。
張偉似笑非笑,有些無奈地說道:
“輸?我怎麼就輸了?”
“願賭服輸啊!老邵我也不是非要看你那個“獨立宣言”不可,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擺在這,你不會想耍賴吧。”
“我一早就說過,隻負責鑒定萬曆朝之前的東西,現在這個茶盞是康熙朝的,怎麼能算我輸呢?要不咱們再多逛幾個攤子?”
雖然張偉說得都是真心話,但在邵教授看來,不過是垂死掙紮罷了,能戳穿他第一次,就能戳穿他第二次。
“行,張總,就依你的來!今天下午我就陪你在這場子裏好好轉轉,保你輸個心服口服!”
“求錘求虐,求之不得。邵教授,請吧!”
“請!”
…………………………
時間過得飛快,雖然天氣越來越熱,天黑的也越來越晚了,但一行五人還是不知不覺逛到了華燈初上。
這一整個下午,四位老泰鬥就陪著張偉在逛攤子了,但是他們沒有一個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因為活了五六十年,今天下午,他們可算長見識了!
“那個陶偶,那個鐵盤子,是真貨!邵教授,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