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崩裂前夕(1 / 2)

最平凡的時光,往往是過得最快的,不知不覺間,一年光景就這樣悄悄從張偉眼皮子底下溜走了,這一年對他而言雖然沒有什麼大風大浪,但也是處處充滿了故事,隨便哪一天挑出來都可以寫成一部工業方麵的短篇小說。

現如今,蘇黎北已經成了南美最亮的一顆小明星,從輕工業到重工業,從襯衫拖鞋到鏟車拖拉機,從餅幹飲料到化肥農藥,儼然一副南美小工廠的氣派,每天,訂單都像雪花一般飛到各家工廠的辦公室,蘇黎北的稅收也是隨之水漲船高。

總統辦公室內,早已被爾虞我詐百煉成鋼的張偉正和杜特魯一起,領著一群經濟方麵的專業人員研究稅收的事情,以前他搞不懂,為什麼政府部門老是開會,現在他才明白,基層會議多半是為了開會而開會,高層會議麵對的問題很多,多半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開會,就好像他今天這樣。

兩三年時間,蘇黎北基礎工業算是完成了大半,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其他問題,尤其是稅收,最讓張偉與杜特魯頭疼,這些資本家大部分都是盎國精英,特別擅長玩弄心機,偷稅漏稅,經過半年的普查,杜特魯居然驚人的發現,很多投資過億的大工廠,納稅額度居然還沒幾百萬的小作坊高,可以說這讓他惱火到了極點。

“各位,總統先生提到的問題,大家怎麼看?”(荷蘭語)

“額,張偉先生,我說一下啊,咱們不提其他人,就用格瑞德機械廠來做例子,機械廠的法人是安布羅斯,但經過我們調查,實際老板是羅林斯。

這個羅林斯,很有意思,聽說每次的分紅一到位,他就立馬將分紅的錢全部拿出來買黃金,而且拿分紅的時候,他隻接受現金,從來不走轉賬流程。

平常生活,他和他老婆還有6個孩子住兩層小公寓裏,聽說那公寓還是他7萬盎幣買的二手公寓,連水泥路都沒有,走得還是煤渣路。每天吃飯,也就是普通市民標準,他老婆買菜時還經常因為討價還價和攤主掰扯老半天。

所以,就這樣一個人,一年算下來,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不到區區3000盎幣,而他的年收入,保守估計,怎麼著也得在5000萬盎幣左右,按照法律和其他同等富豪的繳稅標準,他的年應繳納稅額,應該是800萬盎幣!

也就是說,光是羅林斯,一年逃掉的稅款,就足夠興建兩三個小作坊,帶動四五十人就業的了!”(荷蘭語)

雖然數字觸目驚心,但在場所有人都是見怪不怪的態度,畢竟這樣的大竊賊實在是太多,就好像一個在雨林中艱難前行的冒險者,身上吸滿了旱螞蟥,他甚至都不知道哪一條吸得最多,隻知道自己的步子越來越沉重。

提出問題隻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該討論如何解決問題了,可就在這個時候,張偉的電話響了起來,都是這個小國家的高層人物,每天的麻煩事可謂是一件壓著一件,所以會間不關機已經成了一種默認的規矩。

看見來電顯示,張偉皺了皺眉頭,嘴角卻有些情不自禁地往上揚,仿佛是既頭疼,又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