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是那句話,古人一般都比較信奉:士為知己者死。
高博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漢中太守,但也是一地地方官,是漢中的主官,手裏握著漢中的軍政大權。
高博這樣認真的對張任的表揚,在他看來就是一種認可、一種激勵。而就是這樣的認可和激勵,往往能讓他們感動不已,並在心中暗暗宣誓效忠。這就是:士為知己者死。㊣ωWW.メ伍2⓪メS.С○м҈
……
“報!主公,有一夥異族騎兵靠近,意圖不明。”斥候快速來到高博麵前稟報道。
“嗯,有多少人馬?”高博雖然驚訝,但還是沉穩的問道。
“目測有5000餘騎。”
“再探!”
“諾!”
“通知高順和黃忠,全軍戒備!”等斥候走後,高博又對身邊的親衛說道。
“諾!”
離開散關的第五天,高博的運糧隊一共走了200餘裏,平均每天就走40多裏路。高博的運糧隊,還是被那些野心勃勃的異族給盯上了。
不過高博在押運糧草之初,就已經早有了心理準備。大部分的士兵和‘農夫’雖然沒經曆過戰爭,但在早有準備的情況下,也並不是很慌亂。
在漢中的時候,高博心裏就有了會被異族騎兵盯上的心理準備。所以,在吳傾準備物資的那幾天裏。跟賈詡、高順、高寵、黃忠幾人一起研究了幾套應對方案,並在這幾天的時間裏,好好的“演習”了幾次。
消息傳達下去之後,隨軍的幾員小將,一聽到有異族靠近的時候,都在摩拳擦掌,一副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樣子。
高博在出任漢中太守之前,就有意發展騎兵部隊。經過這一年來,跟異族貿易得到的戰馬有1500多匹,高寵的騎兵營也有1000出頭的騎兵。
其他的500匹戰馬中,有300匹,在高博的虎衛中。有100匹,分發給一些懂騎術的基層軍官,剩餘的100多匹戰馬交給了賈詡,讓他自由分配。
這次押運糧草,高博的騎兵營全員出動,再加上高博的200親衛。一共就是1200騎。高寵做先鋒帶了500騎兵出去,還有700騎在隊伍中。兩百親衛在典韋的統領下,隨時都在高博左右。還有500騎兵,高博左思右想之後,還是交給黃忠統領。
……
“報……,主公異族正在向我們衝鋒過來,高校尉正在遲緩他們的速度。但是大約兩柱香之後,跟我們運糧隊遭遇。”
斥候再次來到高博麵前,有點急促的稟報道。他口中的高校尉,正是先鋒高寵。在私底下叫他們高將軍,是給他們麵子。但是在正式場合,都叫的是官職。
“再探!”高博很穩的說了一句之後就轉頭對旁邊的兩個親衛喊道:“通知高順和黃忠,全軍原地布陣,準備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