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郭嘉和戲誌才現在有點微醉,知道百花釀的後勁上來了,這個時候高博急忙把話題轉移到當今天下大事上來。
對著郭嘉和戲誌才兩人說道:“兩位都是文若大力推薦的人才,不知對當今天下的時事有何看法?”
“嗬嗬,太師從黃巾之亂開始,就在布局天下。在益州精煉精兵數十萬,先帝駕崩之後,更是第一時間出兵勤王,鎮壓洛陽一切不服。隻要太師步步為營,那麼天下就無人能打敗太師,哪怕是關東那17路加西涼兩路,共19路諸侯也不行。”郭嘉看著高博放浪形骸的說道,就差沒指著高博的鼻子說他就是下一個霍光了。
高博身經高位那麼久,哪裏聽不出郭嘉話裏之話,高博也早已不是21世紀那個不懂時政的憤青。
被人隱晦的說出自己的野心,高博也不反駁,隻是麵帶微笑的看著戲子才等待他的言論。
“太師坐擁益州糧倉,手下更是有精兵數十萬,猛將如雲,大將如雨,兵精糧足。正如奉孝所說,隻要太師不犯錯,那麼此刻天下諸侯,無人能阻擋太師的腳步。”
高博見兩人對時政避而不談,直接開口對著戲誌才問道:“擊退關東諸侯之後,我下一步戰略該怎麼走?還請誌才教我。”
“我曾過許劭的月旦評評論太師,說太師是:治世之神將,亂世擎天柱。太師對此有何想法?”戲誌才的眼睛,直勾勾的看著高博說道。
“嗬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誌才以為然否?”高博滿不在乎的說道。
“哈哈,確實如此!隻是我和奉孝兩人初來乍到,還不是太了解太師。不過我倒是有一點淺見,說出來也怕太師笑話,不知太師可願一聽?”
“洗耳恭聽!”
“太師坐擁益州,更有精兵數十萬,不缺錢糧和兵馬。等擊退諸侯聯軍之後,調轉目標,攻打西涼董卓和馬騰,收服西涼形成先秦之勢,在向北收服並州。
收複並州之後,就看太師下一步想往哪裏打了?若想南下攻打荊州,那麼需要休養生息幾年,在這幾年之中,打造船舶,訓練水軍。
等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兵分兩路,一路從益州上庸出兵,一路由武關出兵,不出一年,荊州當能收下。
若主公在收複西涼和並州之後,想行霍驃騎之功,北擊異族、封狼居胥。那麼就需要謹守洛陽八關,訓練大量騎兵,三年五載也怕難以建功。
若主公在收複西涼和並州之後,西進冀州、幽州、青州,隻要攻下這三州之後,再攜百萬百萬雄兵下江南,定能一舉頂定天下。”
戲誌才說完停頓了一下,期盼的看著高博說道:“太師,以上是我的一點淺見,還望太師品論。”
“嗬嗬,不瞞誌才。等擊退關東這17路諸侯之後,我軍下一步戰略確實是把目標定在了西涼董卓和馬騰身上。後續戰略,現在還沒有製定出來。天下時事變化無常,隻有到了那個時候,才能製定最優的作戰目標和後續戰略。
此時說這些還為時尚早,不知奉孝有何辦法快速擊退關東17路諸侯?”高博轉頭對著一杯接一杯的郭嘉問道。喵喵尒説
“太師心中不是已經有了快速擊退關東諸侯的辦法嗎,何必還要來詢問我呢?”郭嘉又灌了一口百花釀,搖搖晃晃的對著高博說道。
快速擊退關東諸侯的辦法就是強攻,但是這樣一來,傷亡必定加大。高博雖然坐擁數十萬精兵,但傷亡如果太慘重的話,高博肯定是不能接受的,畢竟後續還有很多戰略目標需要實現,需要很多兵馬支持才行。若是有比強攻更好的辦法,高博也願意費點時間,陪那群關東諸侯玩玩。
“三瓶特製虎鞭酒!”高博淡淡的開口對著郭嘉說道。
“可是我在穎川喝的那種酒?”
“正是!”
“太師,我不是衝著你酒去的,我是真心想讓讓將士們少一點傷亡,這才為太師獻策的啊。
太師如果想快速的擊退關東諸侯,隻需斷他糧草即可。關東諸侯20餘萬大軍聚集在虎牢關下,每日消耗的糧草必巨。太師隻需派出萬餘騎兵,分成十隊,擾其糧道,不出一月,關東諸侯必退。隻要他們一退,太師就可以調齊兵馬,回頭去收拾西涼那兩個屢次反叛的賊寇了。”
“嗬嗬,好計策啊!我這就安排手下的領兵大將,按照奉孝的計策去辦。”
。您提供大神愛情什麼味的我在三國練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