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嗬嗬,奉先12歲上戰場,15歲就可斬殺異族勇士。17歲武藝大成,無敵於天下,當真是霍驃騎在世啊。”高博感歎道。
“曾經我的夢想也是跟霍驃騎一樣,封狼居胥。自從娶妻有女之後,我的夢想就是讓她們平安幸福。
武藝已達巔峰,我就把心思放在了升官發財上麵。所以,丁原征召我為他主薄的時候,我沒有猶豫,就同意了。
跟他來洛陽,遇到了太師,也遇到了幾個武藝在伯仲之間的朋友。一直到……我親手斬殺了一個武藝不怎麼樣,名聲與我想當的武將,不知是怎麼的,我的心突然就空落落的。”
明白了,高博明白了呂布為什麼在這裏悲春傷秋了。呂布這時看著與他齊名的公孫瓚死了,心裏升起了一股對未來的迷茫。
知道是知道了,但高博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勸說他啊。其實,呂布和公孫瓚都是一員難得的大將,改變他們命運的都是放棄武將身份成為君主的時候。
公孫瓚身為北平太守,當他以諸侯的身份參加會盟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了。曆史上的呂布也是一樣,他斬殺了董胖子之後,被郭汜和李傕趕出長安。本質上,呂布就蛻變了。
身為武將的時候,他們隻需要帶兵衝鋒陷陣、指揮部隊即可。士兵不足,有人招募、有人訓練。沒有武器裝備,有人送來。沒有糧草,有人籌集。
但他們蛻變成君主之後,這些事情他們都需要去管、去問,極大的限製他們軍事上的天賦。
雖然不知道怎麼去勸導呂布,高博也不是什麼能言善辯之人。但是高博還是開口對他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公孫瓚好好的北平太守不做,跑到遠在千裏之外的虎牢關與我對戰,如今埋骨它鄉,又能怪得了誰?”
高博話裏的意思就是:你好好的呆在北平那裏,也不至於死在虎牢關外。更深一點的意思就是,你呂布不是一樣的嗎?好好的呆在並州,也不至於被我俘虜。
呂布顯然不是隻長肌肉,不長腦子的莽夫。他隻是習慣用武力解決問題,並不是他笨,他也聽出了高博的言外之意。他靜靜的看著高博不說話,等待著他的下文。
“嗬嗬,我們不聊這個了,我們聊點別的。難得有閑,奉先可願陪我喝兩杯?”高博笑著岔開話題道。
“固所願!”
高博讓親衛下去準備了,一隻烤全羊和幾個小菜,並搬來一個矮桌和兩個凳子,跟呂布相對而坐。
“奉先認為虎豹騎如何?”
高博親自為呂布斟酒,同時開口對著呂布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