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高博身穿一襲青翠欲滴的青色龍袍,龍袍上用金絲線繡著一條五爪金龍,在金龍的左右還繡著很多花草樹木,寓意著生機盎然。
高博身材高大,本就不失威嚴。穿著這一身龍袍站在長安太極宮前召開大朝會,讓下麵的一眾朝臣,在凜冽的寒冬中都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高博身後,分別跟著典韋和兀突骨兩員麵相凶惡的大將。在他們兩人的襯托下,越發突出高博的君王之威儀和儒雅隨和。
高博看著下方的群臣,運轉體內的黃帝內經輕聲的說道:“我宣布:我朝國號為:晉,今日正式定都長安,寓意我大晉長治久安。從明年開始,就是我大晉‘永安’元年。”
高博的聲音很平緩,也很小,但是在黃帝內經的帶動下,卻清楚的傳播在廣場上的任何一個角落。
高博把新朝的國號定為:晉,定都長安,並把年號定為永安,這些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因為定都長安,寓意著長治久安,而把自己的年號定為:永安。而永安代表永遠安定、永遠繁榮、永遠昌盛,所以把高博登基的第一年,年號定為永安,也是蘊含著深意的。
從定都和年號就可以看出,高博也是想自己的大晉王朝,萬代傳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謝萬歲!”
……
宣和年號之後,接下來就應該冊封群臣了。
經過多日的商議,高博和眾謀士一致決定,以三省六部製為主,再取部分九品中正製和內閣製的治理精華,來作為新朝的統治製度。
三省分別是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三省。六部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六部。
另外還增加了一個內閣和軍部。
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
吏部:掌文職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兵部:掌軍令、征兵、官兵的軍籍及兵籍、賞罰等;
禮部:掌管禮樂、祭祀、宴會食品、鑄造印符、冊封等。
刑部:掌刑法、囚徒、複審、緝捕等事。
戶部:掌管全國的戶口、財政收支及預算、田土地冊、鑄造貨幣、稅收等。
工部:掌管全國的工程建設、屯田水利、山林捕獵、軍器製造、雜項產品的製造等。
另外增設的內閣和軍部,就是為了分禮部和兵部的權柄。
內閣:掌管考試、學校教育、人才培養和籌備等方麵的事情。
軍部:掌軍政、武官的選用和考核。
……製定下這些職能部門之後,高博就開始宣布,他們第一任主管。
首先是內閣,因為內閣掌考試、和培養人才等職能。內閣的性質,有點像現代的教育局,所以第一任‘大學士’必須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大儒,才能鎮住天下士人的悠悠之口。
而剛好自己高博的老丈人蔡邕,就是這樣一個德高望重的當世大儒。所以新朝的第一任內閣大學士,在高博的勢力中,非蔡邕莫屬。
法真:任中書省第一任尚書令;
戲誌才:任尚書省第一任尚書令;
沮授:任門下省第一任尚書令;
田豐:任吏部尚書;
阮瑀:任戶部尚書;
伏完:任禮部尚書;
高順:任兵部尚書;
李儒:任刑部尚書;
東方慶:任工部尚書;
(東方慶是登陸的鍛造大師,高博勢力的武將,都以得到他鍛造的神兵為榮。)
基本所有的武將都在軍部任職,掌管天下兵權。當然,這些掌管兵權的將領,都是高博的親信,忠誠度都達到了95以上的頂級統帥和猛將。
除了這些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之外,還有輔助他們的官員,高博也一一在這次朝會中念了出來。
而在三省、六部、內閣、軍部之外,還設有:長春禦藥院、民生研究院、天機閣和地網衛。
長春禦藥院:由華佗任院長,位同六部尚書。主要負責禦用藥的尚方和本草待詔,診治疾病、主持藥物方劑和藥方登記造冊。
民生研究院:由韓浩任院長,位同六部尚書。主要負責研究鋼鐵冶煉、糧食增產、農副產品等能增加產量的東西。
天機閣:左慈任閣主,對外的官職是大晉國師,位同六部尚書。主要負責通過夜觀天象,預測天下大事的發生和演變。
地網衛:由郭嘉任指揮使,位同六部尚書。陳宮和徐庶任指揮同知,位同六部侍郎。
地網衛隻聽對皇帝高博負責,是高博明麵上的偵察機構。
當然既然有明麵上的偵察機構,就有暗中的偵察機構。暗中的偵察機構被高博重新命名為:天網,依然由賈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