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沒有跟甄堯過多的拉扯,直接把他手中的3000匹戰馬全部拿下。為此曹操需要付出45萬金,來買下這3000匹戰馬。
程昱不講價,豪氣的一幕,可讓甄堯高興壞了。要知道,高博定的價格是100金一匹戰馬。也就是說,3000匹戰馬本來30萬金就可以賣,曹操硬生生地多付了15萬金。甄堯能不高興嗎?
……敲定了價格,隨後兩人又商議該以何種方式交易?
畢竟中牟縣上至首將曹仁,下至剛入伍的新兵,對關中之人可沒什麼好印象。而且雙方也是第一次交易各求所需罷了,雙方都不是很信任對方,害怕對方出爾反爾,或者黑吃黑。
於是雙方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程昱讓甄堯把3000匹戰馬弄到城外。然後一批一批的把戰馬運送到中牟城下,程昱準備好金錢,一手交錢,一手交馬。
曹仁自告奮勇,要親自去交接戰馬。程昱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因為程昱怕高博以次充好,讓曹仁去看著點也好。
就這樣,達成了友好的協議。經過一天磨磨唧唧的交易之後,3000匹戰馬順利交接完成。
雙方都很滿意,程昱高興的是,主公帳下終於可以有一支成建製的騎兵部隊了。而甄堯高興的是,這批戰馬比預期多賣了15萬金。
交易完成之後,程昱見天色已晚,邀請甄堯在中牟住一晚上再走。不過甄堯以事務繁忙為由拒絕了,他現在恨不得飛回長安,告訴高博這個好消息。
……
跟曹操相互戒備,但交易還是順利完成不同。糜芳跟袁術的交易,就橫生了很多波折。
因為袁術這裏不接受金錢買賣,隻接受以物易物,也就是高博想用戰馬跟袁術換糧草物資。
豫州一直是中原的產糧重地,以前每年收上來的糧草賦稅,都需要供應司隸地區和雍涼州地區。
袁術占領豫州短短三年,就修建了十餘個儲糧倉庫,每個倉庫可儲糧50~百萬石不等,糧食多的根本就吃不完。
高博安插在豫州的探子打探到,有很多倉庫裏麵的糧食都已經開始發黴了,這可讓高博眼紅不已,並決定以戰馬換糧。
糜芳要晚出發一天,當他離開長安南方的武關,進入豫州境內的宛城。宛城守將橋蕤也是熱情的接待了橋蕤,隻是讓糜芳沒想到的是,他足足等了兩天,才等到袁術派下來的主事之人。
中牟縣那邊交易都完成了,他這邊才剛剛開始。
袁術派下來的人,正是袁術的首席謀士閻象。雙方第一次接觸並沒有達成共識,一匹戰馬可以換多少物資,這裏沒有談攏。
袁術勢力範圍雖然有很多平原,但平原之中又有很多河道縱橫,他自己本來就有一支5000人的騎兵部隊。所以,對於購買戰馬來說,他並沒有曹操那麼迫切。
一石粟米大概可以賣到300錢,而一匹戰馬卻需要100金,一金等於1000錢,也就是說一匹戰馬最少要換300石粟米。
糜芳開口就是一匹戰馬要500石粟米,而閻象卻堅持要以市場價格換戰馬。
當然,糜芳和甄堯都是生意人。對漫天要價,坐地還錢這一套那是相當熟練。
隻不過甄堯運氣比較好,剛好碰到‘客戶’要得急,所以沒跟他討價還價。
糜芳的運氣就要差一點,袁術帳下有一支5000人的騎兵完全夠用了。畢竟袁術現在主要是往南發展,而豫州的南方就是荊州和揚州。這兩州之中都是河道縱橫,水魚交錯,騎兵的用處並不大。
但騎兵又是冷兵器時代的王牌兵種,養得起的情況下,誰也不會嫌騎兵太多。
袁術現在主要是往南發展,不代表不往東發展。而豫州的東邊,正好就是被三家劃分的徐州。如果有機會,袁術會毫不猶豫的出兵徐州,去爭奪地盤。
所以,袁術還是想擴充騎兵部隊,但並沒有曹操那麼迫切,他們也有跟高博討價還價的資格。
糜芳繼續在宛城跟閻象扯皮,雙方都想以自己心裏合適的‘價格’促成這筆交易。
閻象還好,畢竟不是商人,隻想以‘市場價格’交換。但糜芳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商人,從小熟讀《呂氏春秋》的他,又在高博的影響下,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奸商,信奉利益至上。
在他看來,現在是他的主場。你不換,有的是人願意換。所以,都過去兩天了,也絲毫沒有鬆口,堅持一匹戰馬,就要換500石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