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外的異族重拾起了信心,決定好好休整兩天就開始攻城。他們不知道,逢紀也不會跟他們說什麼一鼓作氣的道理。
隻要他們不會因此逃跑,還會攻城,逢紀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因為失去先機,接下來隻能選擇強攻雁門關了。但異族士兵會死很多人。但那又如何?反正不是袁紹的士兵,死多少逢紀都不會心痛。
雁門這邊的異族已經到達關外,並在雁門關外的50裏處安營紮寨。20萬大軍紮下了營寨,綿延數十裏。
他們雖然也有專門的守夜部隊,但並沒有漢軍這麼專業。說是安營紮寨,還不如是紮下帳篷,根本就沒有圍欄。
這也是草原部隊跟漢族士兵區別最大地方,草原上的部隊大部分都是騎兵,如果在營地安裝圍欄,那麼就會束縛騎兵的機動性。
漢軍是多兵種配合,有一個安全穩固的營地,能給士兵提供一個穩固的後方,兵種之間也能更好的配合。
……
並州、雁門郡、雁門關這邊進入了對峙狀態,而隔壁的涼州,也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中。
因為,匈奴人來了。
並州有雁門關,並州也有嘉峪關,這樣依托長城而建立起來的雄關。
此刻的嘉峪關早已進入了戰備狀態,數年未碰軍事的馬騰,也出現在官樓之上。隻是他不是以主將的身份出現,而是以一個副將的身份出現在這裏。
但論地理位置和地勢,要比雁門關那天然的關卡差上很多。也正是因為如此,西漢的漢武帝就在此大興土木。
論險要程度,可能比雁門關差點。但它的防禦措施卻一點也不差,甚至超過了很多中原內地的要塞。
嘉峪關依托長城而建,西高東低。南邊是一條康莊大道,直通涼州的武威郡和張掖兩郡。而北邊五裏之內,都是高低起伏不定的山丘。五裏之外,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身為大晉王朝的輔國大將軍黃忠,正站在嘉峪關的城頭上登高望遠。
馬騰、馬超、馬岱、黃敘、臧霸、彭脫、張嶷、何儀、何曼諸將,也在他身後一字排開,遙望著關外的草原,一臉興奮之色。
“軍師何時回來?”
正在眾將看著入神的時候,黃忠突然開口詢問著軍師李儒的去向。
“父親,軍師帶著蔡陽將軍出關去找諸羌部落的首領去了。按照時間推算,近日應該會回來。”黃敘一臉堅毅的開口說道。
“嗯,匈奴人的部隊到哪了?”黃忠又開口問道。
“距離嘉峪關還有300餘裏,以他們的行軍速度,兩天之內就會到達關下。”
“嗯,讓將士們這兩天好好休息,養精蓄銳,等匈奴人到來之後給予迎頭痛擊。隻要抵擋住了他們第一波攻擊,打掉他們的銳氣,就是我軍反擊的時刻。”黃忠開口打氣道。
說完之後,黃忠又滿臉擔憂的看向西北方向。那裏是諸羌的部落,也是軍師李儒所在的方向。
黃忠從長安一共帶來十萬大軍,加上涼州的馬騰部,一共有15萬大軍。想要防守下來,沒有一點問題,但要反擊就得靠軍師李儒和雍州的高覽部隊了。
黃忠這次帶來的部隊中,高寵兩個營的虎豹騎、一營弓騎兵和三個普通的騎兵營,加上馬騰部的兩個騎兵營。滿打滿算也隻有八個騎兵營,共24000騎兵。想要反擊,以與匈奴痛擊,這點騎兵可不夠。
……與此同時,西北羌族的一個大部落中。李儒坐在上首,身後站著一臉殺氣的大將蔡陽,下麵是諸羌部落的各部首領。
李儒態度極其囂張的要求諸羌部落首領,每個部落必須出一半勇士,組成羌族聯軍,跟他回嘉峪關。
“諸位首領可考慮好了?我家陛下仁慈沒有對爾等趕盡殺絕,反而對你們和我們漢人一視同仁。這幾個月,你們靠著絲綢之路也發了一筆橫財。若你們不願意出兵,我也不願強求。
隻是等我們打退這次匈奴和鮮卑的進攻之後,絲綢之路上,你們可能會讓出一些利益出來了。”
李儒的話很明顯你們不出兵,那麼等我們打退了匈奴和鮮卑的進攻之後,你們就等著秋後算賬吧!李儒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裏話外的威脅之意,讓諸羌各部首領都清楚明白。
況且這李儒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當初他輔佐董卓的時候就把他們拿捏的死死的。董卓的西涼大軍中,有一半騎兵,來自這些羌族部落。
所以這些羌族部落首領,對李儒那是又愛又恨。他旁邊的護衛大將蔡陽,這些部落首領也是認識的。
對李儒的提議他們別無選擇,隻能選擇接受。